首页|氟啶虫胺腈对大豆蚜的亚致死效应及田间防效研究

氟啶虫胺腈对大豆蚜的亚致死效应及田间防效研究

扫码查看
大豆蚜AphisglycinesMatsumura是大豆上主要的害虫之一,主要通过刺吸式口器危害大豆,可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最常被使用的防治的方法仍是化学防治。氟啶虫胺腈作用方式与新烟碱类的杀虫剂类似,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干扰其正常功能。氟啶虫胺腈对各种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进一步明确其对大豆蚜的防治效果,及氟啶虫胺腈对大豆蚜繁殖和大豆蚜的天敌的影响,能更有效地防治大豆蚜,发挥该杀虫剂作用,并为大豆蚜的综合防治提供更多的选择,达到有效控制害虫,精准用药的目的。 本文比较分析了氟啶虫胺腈、噻虫嗪、吡虫啉对大豆蚜敏感种群和大豆蚜田间种群的毒力,这几种杀虫剂对大豆蚜的抗性情况,上述三种药剂的亚致死浓度对大豆蚜生长繁殖的影响,对大豆蚜的田间防效,对大豆蚜天敌、天敌卵的影响以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1)这三种杀虫剂对大豆蚜敏感种群和田间种群的防治效果由强到弱为:为氟啶虫胺腈>噻虫嗪>吡虫啉,三种杀虫剂处理大豆蚜敏感种群72h的LC50分别为氟啶虫胺腈0.10mg/L,噻虫嗪0.28mg/L,吡虫啉0.51mg/L;处理火豆蚜田间种群72h的LC50分别为氟啶虫胺腈0.24mg/L,噻虫嗪1.40mg/L,吡虫啉3.85mg/L。三种杀虫剂分别处理大豆蚜敏感种群和田间种群48h的LC50为:敏感种群分别是0.39mg/L,1.63mg/L,2.31mg/L;田间种群分别是1.73mg/L,8.23mg/L,21.08mg/L。三种杀虫剂分别处理大豆蚜敏感种群和田间种群24h的LC50为:敏感种群LC50分别是28.81mg/L,54.96mg/L,87.31mg/L,田间种群则分别是38.04mg/L,84.36mg/L,249.85mg/L。田间种群大豆蚜对这三种杀虫剂抗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吡虫啉>噻虫嗪>氟啶虫胺腈。其中噻虫嗪和吡虫啉的48h和72h的抗性为低水平抗性,氟啶虫胺腈48h的抗性为抗性水平降低,其它处理组的抗性为敏感水平。 (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后,大豆蚜的成虫存活率、成虫寿命和产蚜量以及大豆蚜生命表参数表现为三种杀虫剂LC50各处理组对同世代大豆蚜的影响显著大于LC20各处理组(P<0.05)。相同亚致死浓度各处理组对大豆蚜的影响为F0代大豆蚜显著大于F1代大豆蚜(P<0.05)。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后大豆蚜的生育历期表现为亚致死浓度LC50各处理组均显著延长F1代大豆蚜的生育历期(P<0.05),其它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三种杀虫剂对田间的大豆蚜的防效由强到弱为:氟啶虫胺腈6000倍液处理组>噻虫嗪6000倍液处理组≥氟啶虫胺腈30000倍液处理组>吡虫啉10000倍液处理组>氟啶虫胺腈150000倍液处理组。对大豆蚜天敌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氟啶虫胺腈6000倍液处理组>噻虫嗪6000倍液处理组>吡虫啉10000倍液处理组>氟啶虫胺腈30000倍液处理组>氟啶虫胺腈150000倍液处理组。对大豆蚜天敌卵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氟啶虫胺腈6000倍液处理组>吡虫啉10000倍液处理组>噻虫嗪6000倍液处理组>氟啶虫胺腈30000倍液处理组>氟啶虫胺腈150000倍液处理组。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增产效果最明显的氟啶虫胺腈6000倍液处理组,增产34.70%,噻虫嗪6000倍液处理组和氟啶虫胺腈30000倍液处理组次之,分别增产17.73%和16.53%,之后是吡虫啉10000倍液处理组增产为10.43%,增产效果最差的是氟啶虫胺腈150000倍液处理组为5.76%。

邴玉成

展开 >

大豆蚜 氟啶虫胺腈 亚致死效应 害虫防治

硕士

农艺与种业

韩岚岚;赵秀梅

2020

东北农业大学

中文

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