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小学阶段。小学六年级是中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学生要想进入初中之后能够快速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就要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养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遇到错误,但是教师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更正的讲解,那么随着学生挫败次数的不断增加,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所以,如果教师能够正确管理学生的错题,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错题,针对不同类型的错题进行反思和利用,那么学生不仅能够避免这种厌烦心理的产生,同时还能管理数学错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文本分析、访谈的方式以延吉市某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朝鲜族学生的特点编制《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错题管理与应用调查问卷》,对延吉市某朝鲜族小学六年级的四个班129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了解朝鲜族学生错题管理与应用的具体情况笔者搜集了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教科书、数学训练册、数学试卷与学生的数学错题本。根据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六年级学生和两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实际朝鲜族小学六年级学生错题管理与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过本研究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学生对错题管理的水平一般。教师的指导、监督影响学生对数学错题的深层管理; (2)学生对数学错题应用水平较低。学生对错题的认识是影响学生错题应用的重要因素; (3)男、女学生之间错题管理与应用水平差异不大,在错题的分析与回顾水平男生略优于女生、反思与分享水平女生略优于男生; (4)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优等生的数学错题分析水平比普通生与潜能生优越、但普通生与潜能生在分析维度不存在差异; (5)朝鲜族六年级学生与汉族六年级学生在错题管理与应用水平存在差异,汉族六年级学生的错题观念、管理与应用水平高于朝鲜族六年级学生,朝鲜族学生在错题管理与应用的态度优于汉族学生 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如下: (1)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强调错题管理与应用的价值; (2)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的错题管理与应用分层指导; (3)教师要严格监督学生错题管理与应用过程,定期检查错题整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