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太行山前岩溶泉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鹤壁许家沟泉域为例

太行山前岩溶泉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鹤壁许家沟泉域为例

扫码查看
岩溶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供水水源,近年来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岩溶水化学环境发生了改变,但其演变过程及控制因素尚不明确。针对此,本研究选取位于太行山前的典型岩溶区域—许家沟泉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泉域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并确定了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泉域内岩溶水的主要离子为Ca2+、Mg2+、SO42-、HCO3-,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HCO3-Ca?Mg型为主。受降水影响,枯水期径流缓慢,水岩作用充分,离子间相关性较高,各组分含量也较丰水期的高。 泉域内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形成的主控因素为岩石风化作用,岩溶地下水中Ca2+、Mg2+、SO42-和HCO3-具有相似的来源,主要来源于含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的碳酸盐岩以及硫酸盐岩(CaSO4?2H2O)的溶解。脱白云石化作用致使泉域枯水期地下水中的Mg2+含量明显高于丰水期的。阳离子吸附交替作用降低了地下水中Na+、K+的含量。SO42-除来源于硫酸盐岩(CaSO4?2H2O)的溶解外,一部分来自黄铁矿氧化。 大气降水是泉域岩溶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补给区为西部灰岩裸露区补给高程为464~928m。补给区岩溶地下水中δD、δ18O值较低,径流排泄区δD、δ18O含量较高。泉域南部岩溶水地下水除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接受淇河河水的渗漏补给。

曹飞龙

展开 >

岩溶地下水 离子比例 氢氧同位素 地球化学

硕士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林云

2019

河南理工大学

中文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