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其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其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本论文主要选取耳穴压豆的方式治疗前庭性偏头痛,通过其刺激耳部穴位调理躯体脏腑机能,分析这种治疗方式的实际疗效和安全性,希望能够为前庭偏头痛诊治提供一类无创、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实效性强的治疗对策。同时凭借回顾性研究前庭性偏头痛视频头脉冲试验状况,分析中医证型和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之间存在的关联。 方法:依据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六十名罹患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收治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六十名患者随机地划分成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严格依据国内外相关指南中的推荐用药方案及其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来对病人予以每晚服用氟桂利嗪5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选取肝、脾、肾、皮质下、神门、肾上腺、内耳、神门,一天按压处理五次,每隔一天换一次,双耳轮换诊治,诊治十天之后分析眩晕障碍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临床诊治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等参数,同时观察耳穴压豆诊治前庭偏头痛的早期诊疗效果及其对哪一种中医证型的此类病症更具疗效。同时凭借回顾研究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视频头脉冲试验状况,分析罹患此类病症的患者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的实际分布情况及其和各类中医证型间存在的关联。 结果: 1.本论文纳入60名患者(男14名,女46名),不同组别病患的年龄、诊治之前DHI量表评分、性别、既往史、VAS评分及其中医症候积分的差异及其两个组别实际的中医证型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都>0.05)。 2.不同组别诊治之前、之后自身的VAS评分、中医证侯积分以及DHI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都<0.05),同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组别诊治之前、之后所有量表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经过10天治疗,治疗组实际的总有效率达到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6.67%,因此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肝阳上亢型及肾精不足型患者诊治之前、之后VAS评分以及DHI量表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MS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肝阳上亢型DHI量表评分证实其疗效和肾精不足型患者对比更为显著。另外气血亏虚、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诊治之前、之后VAS、TCMSSS和DH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瘀血阻窍型由于病人数量不多,不能实施统计学分析。5.以上60例患者均同意行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其中阳性患者24例,比例为40.00%,提示外周半规管功能受损,阴性患者36例,比例为60%。 6.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阳性主要为肝阳上亢型,比例为62.50%,继而是痰湿中阻型,比例为29.16%,而气血亏虚与肾精不足的病人占比都是4.17%,瘀血阻窍型检查均为阴性。各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 7.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及瘀血阻窍型与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结果分布无明显关联(P均>0.05),痰湿中阻型与肾精不足型可能影响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结果分布(P均<0.05)。 结论:使用耳穴压豆能够在早期明显降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眩晕程度,能够很好地减少其VAS、TCMSSS和DHI评分,具备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治疗方式对肾精不足以及肝阳上亢两种类型患者的疗效更佳。同时这种诊疗方式基本无创、操作十分便捷、安全性好,病患易于接受。部分患者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结果提示有外周半规管功能受损,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及瘀血阻窍型与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结果分布无明显关联,痰湿中阻型与肾精不足型可能影响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结果分布。

涂佳

展开 >

前庭性偏头痛 耳穴压豆 中医证型 视频头脉冲试验

硕士

中西医结合临床

魏丹

2021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文

R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