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报告原文选自《鸟之道:新视角下观察鸟类如何进行交流、工作、嬉戏、抚育幼雏和思考》(TheBirdWay:ANewLookatHowBirdsTalk,Work,Play,Parent,andThink),由澳大利亚作者珍妮弗·艾克曼(JenniferAckerman)所著,她是《纽约时报》最畅销的作家。该文本属于科普文作品。译者从中选取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作为翻译实践源文本,节选章节主要从鸟类的合唱声、警报声和学舌三个方面讲述澳大利亚的鸟类如何进行交流。    由于原著是澳大利亚鸟类文学作品,讲述大多是依据作者个人观察、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她参观鸟类的经历而对鸟类进行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因此文章的写作风格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专业性。同时为了突出鸟类的特点,作者对鸟类的结构、行为、动作等描写非常细致、生动。译者翻译此文本,使目的语读者对澳大利亚鸟类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还为译者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在介绍翻译报告的背景、论文结构以及翻译过程的基础上,译者遇到了三个方面的难点: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语篇层面。在译者对这些难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采取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力求译文精炼简介,正确传达文意。词汇层面的难点是鸟叫拟声词、鸟名、文化负载词及一词多义,对此,译者采用了重复法,音译法,注释法,选词法。而在句法层面,难点主要是有关鸟类描写的长句和科学研究的句子,针对此,译者采用了意译法,补充法,拆分法,重组法。在篇章层面,译者采用了照应法,替代法和增加连词法以解决衔接与连贯存在的困难。最后,译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收获、局限性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