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响海绵窦区肿瘤全切因素分析

影响海绵窦区肿瘤全切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海绵窦区肿瘤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的病例,总结海绵窦区肿瘤的分类、分级、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肿瘤能否全切提供初步的判断;并对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肿瘤的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海绵窦区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肿瘤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的病理性质、分级、临床表现、显微手术入路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明确其与肿瘤能否全切有无相关性。之后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明确各肿瘤组间和分级间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明确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肿瘤位置之间的关系。 结果 Fisher精确检验法统计结果显示肿瘤能否全切与肿瘤的病理性质(P<0.01)和肿瘤的分级(P<0.01)相关。临床表现和手术入路与肿瘤能否全切无关(P>0.05)。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对脑膜瘤组、神经鞘瘤组、海绵状血管瘤组、表皮样囊肿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四组之间的全切率不相同(P<0.05)。之后使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检验水平(α=0.008)后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方法对四组肿瘤的全切率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统计结果显示脑膜瘤组与神经鞘瘤组、海绵状血管瘤组、表皮样囊肿组的全切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神经鞘瘤组、海绵状血管瘤组和表皮样囊肿组之间的全切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Fisher精确检验法对海绵窦肿瘤分级Ⅰ级至Ⅲ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分级的全切率不同(P<0.05)。之后使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检验水平(α=0.017)后选择Fisher精确检验方法对三种分级的全切率进行两两比较,统计结果显示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而Ⅰ级和Ⅱ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7)。Fisher精确检验法统计结果显示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肿瘤的位置有关(P<0.05)。 结论 1.海绵窦区肿瘤能否全切与肿瘤的病理性质及海绵窦肿瘤的分级有关。本组研究资料显示脑膜瘤的全切率最低,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表皮样囊肿次之。海绵窦肿瘤分级为Ⅰ级和Ⅱ级的肿瘤全切率高于Ⅲ级的肿瘤。 2.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肿瘤的位置有关。翼点入路适用于海绵窦前部的肿瘤,额眶颧入路适用于海绵窦前部的肿瘤尤其是向眶内侵袭的肿瘤,颞下岩前入路适用于海绵窦后部肿瘤的切除,改良翼点入路可完成对海绵窦前后部均有侵犯的肿瘤的切除。

邱成茗

展开 >

海绵窦 病理性质 肿瘤分级 手术入路 海绵状血管瘤

硕士

外科学(神经外科学)

孙红卫

2021

郑州大学

中文

R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