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具有湖北气质和特质的园林博览会,并在其展园中以适宜的方式传承和发扬荆楚文化,以湖北省园林博览会展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与对比分析,田野调查与重点访谈,归纳演绎与案例实证等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 首先,对文化符号学、荆楚文化等相关领域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挖掘荆楚文脉现有的传承和表达形式。从图案纹样、色彩搭配、绘画艺术、民间风俗等方面入手,归纳总结出荆楚文化表达具有“图像符号”和“象征意蕴”两种形式。 其次,对已建成的湖北省园林博览会展园进行田野调研,重点剖析其文化场景的表达,归纳总结其文化表达存在的问题:缺乏内涵,生搬硬套,植物造景缺乏可持续性,文化设施互动性较差等。 随后,立足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归纳演绎荆楚文化的园林表达形式与方法。针对园林建筑、景观小品、园林铺装、景观水体、植物造景等构景要素分别进行阐述,总结荆楚文化景观化、场景化、符号化表达理论,论述其手法与形式,可分两类:写实类。采用直观、重塑、还原等手法进行复现;写意类。采用抽象,艺术再创作的手法呈现。 最后,以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江陵园为实践设计案例,对其方案中荆楚文化应用形式和理论进行落地性论述和展现。在归纳总结江陵地域文化特色前提下,采用写实与写意结合的方式,将水纹与白鹤元素贯穿全园,象征江陵“水乡泽国、仙鹤故里”的形象定位。以园林建筑、景观小品、园林铺装、景观水体、植物造景等构景要素为载体,分项论述荆楚文化在江陵园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与详细设计。 园林博览会已成为展示湖北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窗口,研究结论以期为湖北省园林博览会城市展园文化营建,以及荆楚文化的园林场景营造提供参考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