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2017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育人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高中地理而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高中地理教师的教材理解,唯有高中地理教师基于自身前见及学生需要,以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与教材进行主体间互动,形成生成性理解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但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水平参差不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的程度、水平。所以,论文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青海藏族地区教师教材理解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1725330247A)”的支撑下,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构建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丰富我国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理论成果,规范、引领高中地理教师教师理解,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结合建构主义、地理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以及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的特性,比较、归纳初步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和信效度检验,建构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其进行检验。经以上研究,论文的结论如下: 第一,构建了包含课前、课中、课后3项一级指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课堂氛围、作业设计、教学反思6项二级指标,适切性、明确性、准确性、时代性等25项三级指标以及32项指标说明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中权重由大到小分别为“A课中”(0.410)、“B课前”(0.331)、“C课后”(0.259);二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B1教学行为”(0.256)、最小的是“C2教学反思”(0.124);三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A1.1适切性”(0.095)、最小的是“A2.3时代性”(0.013)。 第三,初步实证研究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权重的划分是合理的;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能力的提升需要重点关注“课后”尤其是“作业设计”“教学反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