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是地理学与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产生严重干扰,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促使土地利用由单一功能主导向多功能均衡转变。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代背景下,土地利用多功能处于不断的权衡演变之中,厘清土地利用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实现土地利用多功能协同发展对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为例,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秩相关分析、双变量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模型,系统分析2005-2018年山东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究土地利用多功能协同发展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运用趋势分析、GIS空间分析方法,发现2005-2018年山东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北低中部高”的空间格局。2005-2018年山东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差距逐渐缩小,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高水平、较高水平分布区显著增加,低水平、较低水平分布区显著减少,中等水平分布区在这一时期转入与转出并存,总体变化相对较小。2005-2018年山东省县域土地生产功能时空变化较小,生活与生态功能变化显著。 (2)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发现2005-2018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能力、就业支撑能力对山东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的时空分异影响最大,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建设用地比例、万人医疗卫生床位数的解释力较强且对山东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逐渐增强;而水果产量、第二三产业占比、人均水域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探测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相对较弱。 (3)运用双变量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等权衡-协同方法分析山东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发现2005-2018年山东省县域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呈协同关系,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呈权衡关系,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呈协同关系。此外,山东省县域土地利用各项子功能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权衡-协同关系及不同的时空格局特征。 (4)为减弱或消除各项功能间的权衡效应、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间的协同水平,应基于“生产稳定、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协同发展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协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