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价值颇高。多年来,粗放式地开发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其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问题尤其突出。目前矿区生态补偿方面还存在着补偿标准难以定量,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建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如何科学评估和核算生态补偿额度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考虑了生态破坏补偿、环境污染补偿的基础上,将恢复完成初期一段时间内的生态维护监管费用依据市场价添加在内,从而基于环境治理全过程建立新的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模型。并以湘西州花垣县矿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监管维护费用后比仅考虑破坏恢复因子更能科学合理的反映出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正常补偿额。所以,将生态监管维护过程考虑在内,不仅保护了生态坏境、避免二次破坏,而且减少了生态价值流失,对推进矿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标准、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进展,然后基于花垣县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论述了矿区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建立矿区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最后利用研究成果,提出了优化矿区生态补偿标准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花垣县矿区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花垣县已初步出台了一些有关矿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如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进行生态补偿试点和开展排污权交易、开展污染责任保险试行机制等,但是还存在缺乏有效资金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匮乏等问题。 (2)建立了矿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生态破坏损失、环境污染损失,另将恢复完成初期一段时间内的生态维护监管费用依据市场价添加在内。 (3)主要从补偿方式多样化、完善补偿标准制度、价格形成市场化、优化矿区生态补偿体系、生态补偿监管信息化、透明化及生态产品交易多样化等角度来完善,从而加快我国矿区生态补偿标准的优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