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村垃圾治理项目的PPP模式选择研究

农村垃圾治理项目的PPP模式选择研究

扫码查看
农村垃圾治理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提升的突出短板,是乡村振兴之基和村民幸福之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垃圾治理滞后,垃圾存量多、增量大,包括资金投入、环保监管、基础设施/设备配套、技术指导和信息化水平等在内的整体治理水平低下。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提高公共产品/服务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农村垃圾治理领域的制度创新。统计分析我国应用PPP模式开展的204个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案例发现,项目笼统采用BOT模式、随意冠以特许经营帽子、以PPP之名项目具体运作方式不明等现象突出,公私合作模式选择依据不足、选择过程不规范,项目落地执行效果不佳。 首先,本文在把握农村垃圾治理现状基础上,明确应用PPP模式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的必要性和充分性。通过125个已进入执行阶段案例的统计分析,直击PPP模式选择乱象和痛点。其次,结合PPP模式本身概念特点和公私合作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实践,对16种PPP模式的适用性逐一讨论,筛选出可用于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的8种具体PPP模式,为后续模式选择缩小范围。接下来,综合考虑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类型、案例统计分析结果和PPP模式适用情况,通过文献分析识别、分类归纳总结和定性优化等手段层层嵌套,构建涵盖5个准则层指标维度、18个次准则层指标维度和46个微观解释维度的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PPP模式选择指标体系,提供科学选择PPP模式的有效测度。然后,借助熵权、灰关联(GRA)和改进的理想解法(TOPSIS)构建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PPP模式选择模型,为PPP模式选择提供可操作路径。同时,以差异性案例实证本研究PPP模式选择指标体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PPP模式选择模型的有效性、可操作性。最后,对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PPP模式优选决策的前、中、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打造模式选择决策闭环,不断提升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本研究直击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PPP模式选择乱象和原因,把握当下亟需正确规范选择应用PPP模式以解决农村垃圾治理困境的客观需求,构建农村垃圾治理新建项目PPP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和选择模型,为项目PPP模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规范可操作路径,对推动项目顺利落地执行、推广PPP模式在农村垃圾治理领域的成功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郭建伟

展开 >

农村垃圾治理 PPP模式 新建项目 PPP模式选择

硕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芊

20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

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