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44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44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扫码查看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具有产量高、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等优点,在全球畜牧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同的苜蓿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生产性能和生态习性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盲目引种往往会引发不能越冬、产量低、品质差、抗病虫性低等一系列问题,给农民以及相关企业造成诸多损失,因此,要确定某一地区的适宜品种,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品种适应性研究,并且要充分考虑种植地的水肥条件、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方式等造成的差异。本试验以国内外44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调查其越冬率,测定其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的株高、茎粗、节间数、节间长、叶片数、叶长、叶宽、茎叶比、鲜干比以及粗蛋白、全磷等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44个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评价筛选出了最适宜杨凌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各苜蓿品种之间越冬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越冬率大于90%的品种有30个,其中Bara416WET、Bara420YQ位居第一、第二。生长速度快的苜蓿品种可以提高其初花期的产量,Claudia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1.36cm/d。 2、植株高度可以反映牧草生长状况,初花期时Bara416WET株高最高,为106.93cm。叶片数是构成产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初花期时先行者(175.30)、敖汉(180.10)、农菁8号(177.00)、艾禾1号(192.70)和WL168HQ(176.30)叶片数量较多。干草重量是产量最直观的反映,初花期时干草重量超过40g的苜蓿品种有先行者、艾禾1号、农菁8号、Bara416WET、Bara218TR、Bara420YQ、Bluemoon、WL198HQ和WL298HQ。 3、粗蛋白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牧草的品质,苜蓿叶片中的粗蛋白含量远高于茎中粗蛋白的含量。茎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为WL313HQ,高达14.42%,显著高于其它43个品种(P<0.05);叶片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农菁8号,粗蛋白含量高达26.33%。 4、苜蓿生产力营养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干重与越冬率、株高、节间数、叶片数、叶长、鲜重等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干重与鲜干比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粗蛋白和全磷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通过聚类、灰色关联度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可知,综合评价较优的苜蓿品种为农菁8号、Bara416WET、先行者、艾禾1号、WL168HQ和敖汉,较适宜杨凌地区种植。

毛月

展开 >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生育期 灰色关联度分析 适应性评价

硕士

农艺与种业

王佺珍

20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文

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