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容量、高能量密度、充电快速以及寿命长,超级电容器在储能元件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活性炭由于性质稳定,成本低,易于合成,是超级电容器最早商业化应用的电极材料。目前,限制碳基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其能量密度较低,电容性能差。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天然富氮生物质—壳聚糖(CS)为碳前驱体通过调节孔结构、负载赝电容材料以提高CS碳材料的比电容,获得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CS碳基电极材料:Fe3O4/CS碳气凝胶、CS多孔碳材料以及负载Ni(OH)2的CS多孔碳。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利用CS分子链上所含的羟基和氨基基团对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通过原位生成法,制备了均匀负载Fe3O4颗粒的CS碳气凝胶(Fe3O4/CSC)。本章节主要探究了FeCl3·6H2O的引入量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测试表明,当在1.0gCS中引入0.4gFeCl3·6H2O时,碳气凝胶表现出457.0F/g的比容量(0.5A/g的电流密度下),与单纯CS碳气凝胶相比,其比电容提升了约3.5倍。 其次,通过冷冻干燥辅助活化,对CS气凝胶的孔结构进行调节,制备了具有较高介孔率和分级多孔结构的CS多孔碳材料(CSPC)。探究了活化类型、活化剂比例对所制备的CS多孔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活化剂与CS气凝胶的质量比为1:1时,所制备的CS多孔碳电化学性能相对最优异。在三电极测试体系下,其比电容最高可达到386.0F/g(0.5A/g的电流密度下)。连续充放电10000次后,电容保持率高达94.4%。组装成对称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为300W/kg时,其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5.5Wh/kg。 最后,在上一章的基础上,以制备的CS多孔碳为基底,采用水热法,将由纳米片组成的Ni(OH)2球型结构均匀负载到CS碳基底上。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Ni(OH)2带来了法拉第赝电容贡献,使复合材料(Ni(OH)2/CSPC)的电化学容量大幅提升。多孔碳的掺量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多孔碳的掺量为20mg时,复合材料的比电容最高,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1446.0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