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及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其中可能的作用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及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其中可能的作用

扫码查看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A)最常见的病因是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腺样体组织位于鼻咽部,与外部抗原接触后,启动免疫应答反应。在临床中,儿童变应性鼻炎常常与腺样体肥大同时存在。本部分实验目的主要为了初步探究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我们通过比较鼻咽侧位片检查A/N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以及免疫球蛋白等的关系,来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变应性鼻炎的可能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2020年11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单纯腺样体肥大(AH)和腺样体肥大伴有变应性鼻炎(AH+AR)的患儿,其中AH组有106例,AH+AR组有62例,同时选3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设立对照组(HC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病史、体格检查、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A/N值)、OSA-18生活质量问卷、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外周血EOS占全血细胞百分比的测定结果及术前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 结果:三组患儿的A/N比值的比较结果显示AH组与AH+AR组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AH+AR组比AH组高,但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A患儿的睡眠监测结果示,AH+AR组的AHI值比AH组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H+AR组的LSaO2值比AH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中,AH+AR组的IgA比AH组高,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H组的Ig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AR组的IgE比AH组高,AH组的IgE比HC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AR组的EOS比AH组高,AH组的EOS比HC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示:AHI与A/N呈正相关(P<0.0001),AHI与IgE呈正相关(P=0.0012),AHI与EOS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45),A/N与LSaO2呈负相关(P<0.0001),A/N与外周血EOS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0.1560)。 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外周血IgE均有升高,尤其是在伴有AR的患儿中表现的更高。腺样体肥大患儿的AHI与A/N及IgE都呈正相关,说明引起OSA的腺样体肥大的发病可能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效应有一定的关系,因而变应性鼻炎可能是引起腺样体增生与肥大的因素之一,也可能是儿童OSA的其中一个致病因素。 第二部分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腺样体肥大及变应性鼻炎发病发展中可能的作用 目的:主要研究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腺样体肥大及变应性鼻炎发病发展中可能的作用,以期探究腺样体肥大与变应性鼻炎的可能联系。 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2020年11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部分单纯腺样体肥大(AH)及腺样体肥大伴有变应性鼻炎(AH+AR)的患儿,从106例单纯腺样体肥大中随机选取32例作为AH组,年龄2中位数为5.82±2.2,男17例,女15例,从60例腺样体肥大伴有变态反应性鼻炎患儿中选取32例作为AH+AR组,年龄中位数为5.16±2.1,男14例,女18例,同时选20例因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年龄中位数为6.28±1.5,男10例,女10例,从腺样体组织中提取淋巴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腺样体组织Tfh细胞及其三个亚群(Tfh1、Tfh2、Tfh17)的比例以及表达功能分子ICOS以及腺样体组织CD19+B细胞和其亚类(CD19+CD27+记忆B细胞、CD19+CD86+活化B细胞CD19+CD138+浆细胞)比例和IgE的含量。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所有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各组两两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HC组)儿童相比,AH组和AH+AR组中Tfh细胞有明显提高,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H+AR组和AH组相比,Tfh细胞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HC组儿童相比,AH组、AH+AR组患儿的Tfh1、Tfh2和Tfh17细胞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H组患儿腺样体组织的Tfh1、Tfh2和Tfh17细胞与AH+AR组患儿相比也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HC组、与AH组及AH+AR组三组的(Tfh2+Tfh17)/Tfh1的比值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与对照组(HC)相比,AH组及AH+AR组的Tfh、Tfh1、Tfh2和Tfh17细胞上ICOS的平均荧光表达强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AR组与AH组相比,Tfh、Tfh2和Tfh17细胞ICOS的平均荧光表达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Tfh1细胞ICOS的平均荧光表达强度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3.与HC组儿童相比,AH组及AH+AR组CD19+B细胞较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AH+AR组CD19+B细胞与AH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组及AH+AR组CD19+CD86+活化B细胞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组及AH+AR组CD19+CD27+记忆B细胞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H组和AH+AR组CD19+CD138+浆细胞比例均比HC组升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H+AR组CD19+CD138+浆细胞比例比AH组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组CD19+IgE有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23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AR组CD19+IgE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1);AH+AR组CD19+IgE比AH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5.在AH组和AH+AR组腺样体组织Tfh细胞ICOSMFI与CD19+IgE表达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21和0.3698(P=0.0077,P=0.0373)。 结论:增生肥大的腺样体组织中Tfh细胞表达增多,伴有变应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Tfh及ICOS都增多,ICOSMFI与CD19+CD138+浆细胞比例有相关性,由此推测病理性增生肥大的腺样体组织局部产生的免疫应答可能与Tfh细胞及B细胞CD19+IgE有关。 第三部分 Tfh及其功能分子ICOS在儿童腺样体肥大组织中可能的分布与作用 目的:Tfh是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生发中心是在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自身抗体的热点致病区域,Tfh细胞参与了机体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及大量致病性抗体的产生。本部分的研究目的是探究Tfh和ICOS及B淋巴细胞在不同类型腺样体生发中心的分布。 方法:研究对象及分组同第二部分。将石蜡包埋的腺样体组织切片后进行染色及检验,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腺样体组织的CD4及CD19。2.激光共聚焦检测腺样体组织生发中心Tfh功能分子ICOS及B细胞的分布。分析方法:免疫组化采取图片观察及IOD值比较的方法,激光共聚焦采取镜下观察比较的方法。 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19的表达的结果及CD4及CD19表达的IOD值有所不同,但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2.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AH组、AH+AR组、HC组三组患儿腺样体组织CD35及ICOS的表达,在AH组ICOS表达比HC组要多,而AH+AR组比AH组要多,CD35作为腺样体生发中心的标志,可以看出在AH组及AH+AR组中,ICOS的表达不均一的分布在生发中心中心及其周边皮质区。AH组、AH+AR组、HC组三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COS的表达是在生发中心及其周围副皮质区,在AH组表达比HC组要多,而AH+AR组比AH组要多;CD19主要表达在生发中心内,可以看出在AH组及AH+AR组中,CD19的表达要多于HC组。在高倍镜下,观察三组的ICOS与CD19表达,在三组中CD19主要是在生发中心内表达,而ICOS在HC组表达较少,在AH组及AH+AR组,ICOS均明显表达,且呈不均一分布状,主要表达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的中心区域及边缘区域。尤其是在AH+AR组,ICOS在生发中心的边缘区域分布较多。 结论:Tfh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与腺样体肥大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Tfh的功能分子ICOS在伴有AR的腺样体组织生发中心的不均匀分布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对腺样体的治疗及与其他疾病的关联性有重大研究意义。

张峰

展开 >

儿童群体 腺样体肥大 变应性鼻炎 病理机制 滤泡辅助性T细胞

博士

临床医学;儿科学

李秋

2021

重庆医科大学

中文

R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