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秦岭地区八仙花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保存与评价研究
秦岭地区八仙花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保存与评价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八仙花为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八仙花属(Hydrangea)多年生木本植物,花型丰满、色彩丰富,耐重金属镉、铅污染,是铝的超富集植物,因具有较高的观赏、生态、药用和经济价值,在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八仙花属植物资源占世界所有八仙花属资源60%以上,但目前很多野生八仙花资源未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对秦岭地区的野生八仙花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对其分布状况、表型特征和繁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调查发现秦岭地区野生八仙花属植物2个组共7种,分别是挂苦子组的东陵八仙花(Hydrangeabretschneideri)、微绒八仙花(Hydrangeaheteromalla)、挂苦八仙花(Hydrangeaxanthoneura)、绣球组的莼兰八仙花(Hydrangealongipes)、乐思八仙花(Hydrangearosthornii)、柔毛八仙花(Hydrangeavillosa)和蜡莲八仙花(Hydrangeastrigosa)。 (2)在水平分布上,乐思和东陵八仙花分布地区较多,分布广度较大,莼兰和蜡莲八仙花在2个调查区域有所分布,而柔毛、挂苦和微绒八仙花仅在1个调查区域出现,分布广度较小,适应性较弱。在垂直分布上,八仙花属植物分布在海拔500-3400m的范围内,其中乐思八仙花的海拔跨度最大,达到2100m,其次是东陵八仙花,海拔跨度为1916m;挂苦八仙花和蜡莲八仙花海拔跨度较小为1300m。 (3)从资源特性上,野生八仙花主要分布在山坡疏林、山坡路旁和溪边灌丛,多是零星点状分布,在各区域内均表现出间断分布的形式。在野生八仙花自身的群落中,每处分布仅1至2个种,下层没有新生小苗。挂苦子组的东陵、挂苦和微绒八仙花主要生活型是大灌木和小乔木,生长在未遮荫的地方,耐晒耐旱能力强;绣球组的莼兰、乐思、蜡莲和柔毛八仙花是小灌木型,多分布于荫凉湿润的地方,耐荫性强。 (4)对秦岭地区各野生八仙花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观察和表型多样性分析可知,7种八仙花不同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叶柄长度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稳定性最差;在7种八仙花中,蜡莲八仙花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莼兰八仙花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叶片形状、茎节间长度、孕性花颜色、叶柄颜色和不孕花颜色是八仙花属植物的特征性状。Q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将挂苦子组的东陵、微绒和挂苦八仙花聚为一类,绣球组的莼兰、乐思、柔毛和蜡莲八仙花聚为一类。 (5)种子萌发特性试验表明,黑暗条件不利于八仙花种子萌发。将八仙花种子浸泡在1000mg·L-1赤霉素中48h,在2000lx/24h/d、20℃的人工气候箱进行萌发时,可以提早种子初始发芽时间,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6)组培实验结果显示,乐思八仙花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1.0mg·L-16-BA+0.2mg·L-1IBA,增殖系数为10.67,适宜东陵八仙花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WPM+0.1mg·L-16-BA+0.1mg·L-1IBA,增殖系数是9.00,蜡莲八仙花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0.8mg·L-16-BA+0.05mg·L-1NAA,增殖系数为9.00,适宜莼兰八仙花进行增殖的培养基为:MS+0.8mg·L-16-BA+0.2mg·L-1IBA,增殖系数为9.67。适宜乐思八仙花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1mg·L-1IBA+0.5mg·L-1NAA;适宜东陵八仙花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1mg·L-1IBA+0.5mg·L-1NAA;适宜蜡莲八仙花生根的培养基是:未加激素的1/2MS或者1/2MS+0.1mg·L-1IBA+0.1mg·L-1NAA;适宜莼兰八仙花生根的培养基是:未加激素1/2MS或者1/2MS+0.2mg·L-1IBA+0.5mg·L-1NAA,以上生根率均为100%。 以上研究为野生八仙花属资源圃的建立、种质资源的保护、保存和利用以及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爽
展开 >
关键词:
八仙花属植物
种质资源
分布状况
表型特征
秦岭地区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风景园林学
导师:
赵冰
学位年度:
2021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