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概念隐喻视角下《长日留痕》中的文化融合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下《长日留痕》中的文化融合研究

扫码查看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国独特的文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和呈现,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 近年来,概念隐喻理论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概念隐喻理论表明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即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这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概念隐喻的提出者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把概念隐喻归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隐喻范畴,对应不同概念范畴和映射。此外,概念隐喻也基于文化和经验,不同文化中的隐喻并不完全相同。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移民作家石黑一雄拥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故作品呈现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然而前期学者对其代表作《长日留痕》从概念隐喻视角下研究文化的层面甚少。 本文以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为研究对象,考量作品中概念隐喻的三大种类: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首先,在结构隐喻层面,分析了石黑一雄在《长日留痕》中的叙事策略,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集团主义文化,深度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日本文化。其次,结合作品中描述的景物,场景和记忆,从本体隐喻角度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及与文化有关的特定隐喻,从而展现英、日两国各自独特的文化。最后,从方位隐喻角度分析方位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与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方位代表“下”的夕阳所赋予的英日文化意义解读,详细阐释英国和日本的等级文化,揭露国家等级森严的文化特质。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支撑,从三个层面对《长日留痕》中的文化融合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东西方文化在该部小说中进行了重组,对作品主题意蕴的深刻解读需要挖掘文化重组的渊源。借助概念隐喻,可以更好地分析作品中涉及的 文化因素,揭示英日两国不同的国家文化及其重组和融合的机制。本文研究《长日留痕》中的英日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也涉及对相关的政治,经济以及隐藏于背后的历史记忆等的研究,揭示文化融合背后的成因,旨在挖掘作品深刻的社会文化价值,更好地促进各国文化间和谐的交流互通。

李雪燕

展开 >

英国小说 石黑一雄 《长日留痕》 概念隐喻 文化融合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王妍

2021

江苏科技大学

中文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