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四川省M市DRG实施现状,评估DRG支付方式改革运行效果,提炼改革经验,总结存在问题,解释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四川省推进DRG支付改革提供实证证据与优化措施。 方法文献分析法收集政策文件和期刊文献;访谈法掌握医保机构和医疗机构发展历程、改革背景、改革进程、制度建设等;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等检验机构间差异;单组中断时间序列模型评估政策实施前后医保数据变化趋势;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医疗机构对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反应。 结果(1)医保机构角度,两年间次均住院费用仅增加0.82%,增速放缓,医保控费成效初显;按DRG支付方式基金支出占比两年分别达67.14%、68.19%,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按项目、DRG、床日付费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初步形成;医疗服务监管方式未转变,监管机制待健全;分组方案覆盖度不够,分组规则有待优化。(2)患者角度,两年间患者次均自付费用减少114.43元,降幅3.77%,患者自付费用降低,疾病经济负担减轻;患者就医趋向三级医院,分级诊疗格局待完善。(3)医疗机构角度,药占比下降3.6个百分点,内控动力增强;医院服务行为改变,产生新形式道德风险;病案首页质量和数据质量仍需提高;高倍率病例大幅减少,低倍率病例占比过高,医疗资源利用有待提高;医疗机构竞争格局形成,存在明显的发展差异;日间手术成效初显,临床路径规范待实现。 建议(1)政府端,建立良性医疗生态圈,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卫生财政投入,搭建“三医融合”信息系统。(2)医保端,有序转轨分组方案,推进DRG本土化;编写DRG培训材料,打造管理型医保队伍;强化医保智能审核,转变基金监管思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丰富绩效考核指标;完善谈判协商机制,搭建多主体协商平台;强化信息支撑能力,切实提高医保数据质量。(3)患者端,加强患者就医宣传,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提高基层医院能力,建立基层守门人制度;建立医患沟通平台,建立良性医患关系。(4)医院端,推动管理改革,明确发展定位;培养人才队伍,改善病案质量;加强财务管理,开展成本核算;开展绩效考核,树立盈亏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