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对未来高度智能化环境下的生产关系形态与经济形态的预测研究

对未来高度智能化环境下的生产关系形态与经济形态的预测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基于驱动社会协作的社会关系的视角讨论了社会协作关系的发展趋势,并根据传统经济形态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分析了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在高度智能化环境下的生产关系形态和经济形态给出全面预测,指出“联合经济”是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结合对以互联网产业代表的“新经济”中的新型生产关系元素的挖掘,指出“新经济”的发展实质上代表了向“联合经济”过渡的初期形态,由此提出了一套新的新经济界定标准以及一系列新经济发展程度的新型测度指标。本文主要研究与发现包括: 首先,本文从驱动社会协作的社会关系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工业社会阶段的基本经济形态,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实质上是由于陌生人协作体系的缺失不得不基于熟人关系来组织社会生产的一种妥协模式。这种模式,不论是采用传统市场经济,还是采用传统计划经济,都难以适应未来高度复杂、快速变化、创新活跃的经济环境。 然后,本文通过对社会协作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一种采用经济指令来支撑陌生人之间展开高效率的社会协作并驱动市场连接的形态,代表了未来高度发达的智能化环境下经济形态的发展方向。这种形态截然不同于基于熟人关系进行社会分工的传统计划经济,被称之为“计划经济的自然形态”。进一步研究发现,计划经济的自然形态的涌现将导致“全面市场”的形成,即一种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可以直接连接的市场形态,推动社会经济向以“个人联合生产”为基本特征的“联合经济”形态发展,将导致雇佣劳动制消亡等一系列生产关系层面的变革,并引发颠覆性的社会经济形态变化。 进一步,本文全面阐述了“联合经济”这一未来的经济形态,通过分析总结其特征发现,“联合经济”截然不同于以资本增值为核心驱动力、以科层制企业为基本生产组织单元的传统工业经济形态,它的基础是一种以“自由人通过自由的联合展开高度社会化的生产”为基本特征的全新生产关系,实现了彻底的去资本化,是一种适应于未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环境下的全新经济形态。 最后,本文从生产关系视角对现阶段以互联网产业为主的若干新兴产业领域中一系列新型经济业态进行了分析,发现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联合经济”的萌芽形态已经出现,暗示着经济形态已经朝向“联合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基于这一认知,本文还提出了一套基于“联合经济”特征的新经济界定标准以及一系列测度新经济发展程度的新型经济指标。 总而言之,本文研究预测了在未来高度发达智能化环境之下的经济形态,发现伴随陌生人社会协作的广泛涌现,人类经济将向“联合经济”形态全面转型,人类社会也将随之步入工业社会之后的一个全新阶段。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对于分析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重塑社会共同理想有着重要价值。

王红利

展开 >

经济形态 生产关系 社会协作 智能化环境

硕士

服务科学与管理

韩筱璞

2021

杭州师范大学

中文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