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力人口持续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粗放式的高速增长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提升人力资本,以劳动力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可以解决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也是当下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效率驱动转变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政策的拟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在理论分析和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比人力资本的测算方法,选取教育法中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测度人力资本。在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时,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协调发展入手,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赋权,进而获取综合得分,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将中国30个省级单位(西藏除外)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分区域分析人力资本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以产业结构为中介变量,建立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区域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最后,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检验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即是否具有门槛特征。 研究表明:(1)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和一重门槛效应。分区域看,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东部地区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且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存在一重门槛效应,其影响效应递减。(2)将产业结构作为中介变量,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在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树立人力资本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观念,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2)以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地区间的融合,以及优势互补,协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