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土壤肥效低、持续生产力不足,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问题,开展强还原条件下不同秸秆施配比对处理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以期实现提高绿色高效的土壤肥力,为作物生产的可持续性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通过盆栽试验,选择不同的秸秆物料(玉米、水稻、芒草),设置两次试验,试验一(单施秸秆),空白对照(CK)、仅淹水(CK1)、0.4%-水稻秸秆(R1)、2%-水稻秸秆(R2)、0.4%-玉米秸秆(C1)、2%-玉米秸秆(C2)、0.4%-芒草秸秆(M1)、2%-芒草秸秆(M2);试验二(秸秆与羊粪配施),空白对照(CK2)、0.4%-羊粪(Y1)、2%-羊粪(Y2)、0.4%-水稻秸秆+羊粪(RY1)、2%-水稻秸秆+羊粪(RY2)、0.4%-玉米秸秆+羊粪(CY1)、2%-玉米秸秆+羊粪(CY2)、0.4%-芒草秸秆+羊粪(MY1)、2%-芒草秸秆+羊粪(MY2),研究秸秆在强还原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及促进番茄生长的作用,同时研究对土壤pH、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影响,从而揭示秸秆在强还原条件下对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1)单施秸秆和秸秆与羊粪配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强还原处理后,单施秸秆较CK处理相比,土壤pH值提高幅度为0.02~0.32,可分别显著提高有机质(OM)、全量养分(TN、TK、TP)和速效养分(AN、AK、AP)的含量,其中C2处理的养分含量(除TN、AK、AP)最高,分别为15.55g·kg-1、14.21g·kg-1、1.120g·kg-1、38.00mg·kg-1,AK和AP含量在R2处理中最高(277.60mg·kg-1、2.52mg·kg-1)且与C2间无显著差异;秸秆与羊粪配施较CK1处理相比,土壤pH值降幅为0.02~0.19,其中CY2处理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6.54g·kg-1、0.90g·kg-1、15.65g·kg-1、1.150g·kg-1、44.87mg·kg-1、285.30mg·kg-1、2.90mg·kg-1。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在不同的处理下差异显著。单施秸秆与CK相比,土壤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其中C2处理的酶活性值最大,分别为6.467mg·l-1,0.703mg·g-1,7.92mg·g-1,7.971mg·g-1;秸秆与羊粪配施较CK1处理相比,CY2处理的酶活性值最大,分别为7.165mg·l-1、0.742mg·g-1、9.530mg·g-1、8.278mg·g-1。 (2)通过内梅洛指数法,计算出各处理淹水覆膜结束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结果依次表现为:C2>R2>M2>R1>C1>M1>CK1>CK(单施秸秆);CY2>RY2>MY2>Y2>CY1>MY1>Y1>CK2(秸秆与羊粪配施),其中2%高量处理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值比0.4%少量处理大,分别以2%-玉米秸秆(C2)和2%-玉米秸秆+羊粪(CY2)的值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与有机质、全钾、全磷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与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除脲酶活性外。 (3)不同秸秆处理显著影响番茄的生物量(发芽率、株高、鲜重和干重)。单施秸秆较CK相比,R2的发芽率最高,为93.33%,C2的株高、鲜重以及干重的值最大,分别为8.17cm、0.295g·株-1、0.026g·株-1;秸秆与羊粪配施较CK2相比,CY2的生物量效果最佳,结果分别为96.67%、8.17cm、0.542g·株-1、0.056g·株-1。相关分析表明,番茄的生物量与土壤的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以及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综上,强还原条件下添加有机物料能显著提升土壤肥力,也显著提高番茄的生物量,并且2%高量处理的效果比0.4%少量处理好,秸秆与羊粪施配比单施秸秆对提升土壤肥力的效果也更好,其中2%-玉米秸秆+羊粪(CY2)处理对提升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