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改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比较

改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比较

扫码查看
目的:对比改良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对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对3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其中改良组14例,男11例,女3例,左侧10例,右侧4例;高处坠落伤7例,交通伤5例,摔伤2例;年龄31~65岁,平均46.71±10.8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4d,平均5.00(4.75,7.25)d;6例合并腓骨头、腓骨颈骨折且均无腓总神经损伤,1例外侧副韧带,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传统组17例,男14例,女3例,左侧9例,右侧8例;高处坠落伤8例,交通伤8例,摔伤1例;年龄18~70岁,平均42.06±13.8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14d,平均6.00(4.50,7.50)d;4例合并腓骨头、腓骨颈骨折且均无腓总神经损伤,2例外侧副韧带,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内固定、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定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对骨折复位情况,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坏死。改良入路组术中显露更充分,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两组术后骨折复位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术后Rasmussen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中,均获得良好疗效,且保证患者术后安全性,而改良前外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相比,其术中骨折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黄晓夏

展开 >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外侧入路 临床疗效

硕士

外科学

赵岩

2022

新疆医科大学

中文

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