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投资主体大多为散户,这与欧美成熟资本市场有着明显的不同,国内投资策略与理念与成熟还有较大距离。即便是国内的机构投资主体,它们的投机性也十分突出,很多投资人员不仅没有享受到国家经济增长与改革开放的红利,反而还对投资市场产生一定的扰乱作用。成熟经济体主要的投资模式为价值投资,而且这种理念与策略也得到了数十年市场的检验,为此,证监会也积极呼吁广大投资主体强化价值投资理念,这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将实证与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理论研究方向主要为:首先对价值投资演化历程与关键要素进行了阐述,从定义层面来看,传统价值投资理论与价值成长投资理论有着密切关系,并以运用后一个理论的四位投资大师为对象,对他们的实操举措与投资理念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主要内容为:以中国过去十年(2009至2019年)A股上市企业所公开的数据为基础,然后综合成长性、市净率、市盈率这几个指标,完成投资组合创建,然后将其与这些年的指数动态变化进行对比,得出这种价值投资组合基本上每年都要好于上证指数,其中夏普比率要明显的超过上证指数,“成长型”组合收益率最高。在上述单因子模型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基于多因子策略改进模型的优化策略,综合考虑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公司估值和成长能力,该策略长期年均收益率高于单因子价值投资模型。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价值投资策略能够长期稳定盈利,同时长期显著战胜市场,其有效性适用于中国市场;价值投资策略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在各年份间、各类市场情况下大概率能够击败市场;价值投资策略具备较高的波动性,这与其净值的大幅增长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次则基于实务视角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与理念,进而为投资主体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此,本次所遴选的投资策略指标与其他研究人员有所差异,并进一步说明价值成长投资并非仅仅是以某几个财务指标来进行组合,而是要对相关企业综合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分别对监管、机构、散户等主体提出了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