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慢直播研究——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的“云监工”现象为例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慢直播研究——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的“云监工”现象为例

扫码查看
在传播仪式观的视角下,直播不仅是信息线性的传递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仪式化的特征,是一个意义共享的文化过程。慢直播作为直播的发展形态,近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为进一步探究慢直播的仪式特点和建构过程,本文结合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运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与参与观察等方法,以火神山,雷神山“云监工”慢直播为对象开展研究。 文章首先对慢直播的发展起源、主要特点和节目类型进行梳理;其次结合传统直播的仪式特点对慢直播的仪式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再者从符号、场域、参与者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仪式化建构的过程;最后对慢直播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并从仪式的角度分析慢直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慢直播是直播在发展过程中的新传播形态,具有和直播部分相同的仪式特点,且仪式特征相较于传统直播而言更加突出。同时,慢直播仪式化的建构是技术,参与者,符号等多方助力的结果。在仪式化建构下,“云监工”慢直播是一次成功的传播活动,有助于个人身份认同,情感归属的形成,也进一步帮助社会的凝聚和生活的序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慢直播自身的传播特点、媒体平台、信息技术等影响下,其仪式化作用也有所减弱。因此,进一步提高慢直播的仪式价值和影响,也需要技术、媒体、国家和群众的多方努力,共同构建起一个社会意识融通,关系凝聚和谐的精神文化世界。

张岚华

展开 >

慢直播 传播仪式观 发展趋势

硕士

新闻与传播

杨霜

2022

西南财经大学

中文

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