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墨竹画艺术源远流长,经过历代画家、理论家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非常系统地图式化表达。历史上对于墨竹画发展的源流、技法、构图以及审美意味的画史画论已相当丰富。但掀开近世岭南画家的卷轴,“二高一陈”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组名字,他们所提出“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革新理论,一直被岭南画派所遵循着。岭南画派吸收了日本绘画的技法,融入了西方写实造型的特点,作品注重写生的同时,充满了生活气息以及变革精神。“岭南三杰”的弟子如关山月、赵少昂等人在延续了“折衷中西,融汇古今”革新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画风,从而为当时直至现代的中国画坛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但以图式对比的形式来系统阐述岭南画派花鸟画中墨竹题材绘画意趣的研究却并不多见。 本文试图通过图式角度来探讨岭南画派墨竹画发展背后的花鸟画艺术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墨竹画艺术为论述载体,岭南画派立派以来艺术家为研究范围,更具体呈现某一历史阶段墨竹画艺术的各种面貌。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以史证论、以图佐史、以论统史,由此得出结论、归纳研究成果。本文对岭南画派花鸟画中墨竹画一门作了大致的历史分期,对三代人历史分期的主要墨竹画进行个案式考辨与评议。 本文从岭南画派成立时代背景出发,力图在详细分析历代名家画竹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以岭南画派三代画家的墨竹画审美趣味为中心论题,在充分认识岭南画派的时代背景、表现形式、继承与创新及文化指向,侧重对岭南画派花鸟画趣味中内在的文人画内涵以及世俗性意味的审美内在关系探究。阐明岭南画派墨竹图式背后所包含的花鸟观念以及中国艺术的人文精神。并从墨竹画嬗变和审美意义的转化作为切入口,提出对墨竹画的认识对于当代花鸟画创作的重要作用,进而得出岭南画派的探索对整个流派绘画的发展都呈现出介于文人与世俗现实关怀之间新趣味的观点,较全面、深入地展现了岭南画派花鸟画一门的发展轨迹及历史意义。以求为我国花鸟画日后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学习借鉴材料,使其能蓬勃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