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建构主义”概念被提出,198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学界明确化,1990年代末引入我国教育界,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近10余年来,建构主义者开始强调支架式教学模式。 新课改不断深入,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该理论的指导思想能够推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各项能力的达成。其中支架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一种成熟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其关键在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支架,促进学生向上攀登获取知识。目前将支架式教学与具体学科的应用研究还不普遍,因此本文试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探索将支架式教学策略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 通过对大连市长海县及普兰店区的高中历史教师及学生进行调研分析,发现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实习的教学经验,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探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改善推进作用,并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应用支架式教学的优势及注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支架式教学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参与课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辨能力,推动学生更高层次发展。当然,在新课改视域下,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何更好运用支架式教学指导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仍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