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加味润肺清肝汤对于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糖尿病模型大鼠的IL-6、IL-1β、TNF-α、IFN-γ水平的作用及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探讨加味润肺清肝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响,阐明其在肝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有效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本实验采用6周龄的健康雄性清洁级大鼠60只,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加味润肺清肝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对除正常对照组之外的其余5组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持续投喂。4周后,对除正常空白对照组外的5组大鼠,分别给予链脲佐菌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以建立大鼠成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对4个治疗组的大鼠,给予8周的灌胃的药物干预方式,而正常空白对照组以及糖尿病模型组则以蒸馏水进行灌胃。模型制作完成后,对所有的大鼠进行空腹血糖的测定,并对所有大鼠的体重进行称重。在采集称量完成后,所有大鼠全部处死,取其腹部的主动脉血及肝脏组织,同时对标本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对治疗药物干预后的大鼠体重的变化进行测量;血糖含量变化;血清中血脂四项(TC、TG、LDL-C、HDL-C)的含量,检测在大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IFN-γ相应的含量,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观察在肝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 结果:1.大鼠的体重变化:结果显示,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及造模成功后(即治疗前),糖尿病模型组、加味润肺清肝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4周的药物治疗干预后,加味润肺清肝汤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长较糖尿病模型组缓慢(P<0.05);实验结束后,相较于模型组而言,经加味润肺清肝汤低、中、高剂量及二甲双胍治疗后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P<0.05)。2.大鼠血糖变化:结果表明,造模成功之后,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而言,所有造模后的大鼠的空腹血糖均有显著升高(P<0.05);经过8周药物治疗干预后,相较于糖尿病模型组来说,加味润肺清肝汤低、中、高剂量及二甲双胍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3.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浓度均有一定的升高(P<0.05),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经过加味润肺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后的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HDL-C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血清中IL-6、IL-1β、TNF-α、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相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二甲双胍组与加味润肺清肝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IFN-γ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4.HE染色病理切片:相较于糖尿病模型组,加味润肺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的大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5.PI3K/Akt信号通路:相较于模型对照组,加味润肺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的肝脏组织PI3K、Akt、p-PI3K、Akt、p-Akt的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提高(P<0.05)。 结论:加味润肺清肝汤能有效地降低糖调节功能,能有效地调整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的损害,减轻肝损害,并对肝组织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能够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PI3K、Akt、p-Akt和p-PI3K)的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上调,这可能与其具有抑制2型糖尿病内在分子机制的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