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故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故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扫码查看
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质,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接受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用故事传达思想,用故事征服人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思想的重要指示,新时代下“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初中生精神品质、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养成的重要渠道。丰富的故事元素、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初中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促使其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中国故事,能够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养成。中国故事相对于其他教学资源而言,具有中华民族底蕴和吸引力,更容易被初中生理解和接受,帮助初中生把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引发了初中生普遍的情感共鸣。同时,中国故事的运用存在着教师挖掘中国故事的力度不深、涵养中国故事的活动不足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中国故事相关的教材内容,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中国故事的原则、策略,试图帮助教师打造多角度、深层次、有力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应注重营造故事运用环境、创新获取中国故事资源的途径、改进讲故事的方式,提升中国故事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相适度,从而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孙竞哲

展开 >

初中政治 中国故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教学

硕士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

宋劲松、陈武进

2021

湖南科技大学

中文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