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W市为例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W市为例

扫码查看
2019年12月《社区矫正法》出台,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法律遵循,标志着我国这项工作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时代”。2003年,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始起步,目前已全面推行多年。社区矫正制度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契合,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社区矫正制度主要自西方国家移植而来,我国社会制度和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具体制度与我国司法实践并不契合,有待予以修改、完善。 本文以W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为切入点,围绕社区矫正在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背后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在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社区矫正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等,引出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社区矫正的基本内涵和具体特征,并结合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阐述社区矫正的实践基础,从而寻求这一制度具有的实际价值和相关的理论支撑。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通过以W市的社区矫正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考察,分析在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社区矫正对象中假释类比率偏低、审前调查评估发挥作用有限、相关部门之间的衔接不畅、社区矫正奖惩措施不足、教育帮扶流于形式等实践困境,进一步分析了造成上述困境的成因在于我国当前社区矫正的社会支持度低、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完善、社区矫正经费不充足、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等。同时对北京、上海两地先进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归纳,为W市提供借鉴。 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基于W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借鉴京沪先进的社区矫正经验做法,提出完善当前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建议。首先,完善社区矫正的社会基础。包括转变国民观念提高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了解和认同,优化新型社区建设,提高公众作为志愿者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健全社区矫正的相关配套制度。具体而言,包括:完善假释制度;强化审前调查评估制度;建立完善司法行政机关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衔接机制;完善社区矫正奖惩制度,增加奖惩措施;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教育帮扶机制。最后,在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方面,理顺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增强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许晓婷

展开 >

社区矫正 刑罚执行 缓刑 假释

硕士

法律(法学)

张小宁

2022

山东大学

中文

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