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40年,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解放思想实现伟大觉醒的40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一直致力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从这可以看出,经济建设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是息息相关的。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聚焦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究其原因,不单单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要素起了推动作用,其实它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研究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这不仅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还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以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依据现有文献资料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由来、内涵及价值进行了初步的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基础上,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逐步提炼概括出来的。其内涵有如下三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实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历史经验和文化经验;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总之,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不仅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尤其是推动了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而且有助于克服教条主义倾向,从而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基础。 其次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初步认识,本文着重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这一视角来探讨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四大主题问题。 最后通过分析研究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此提炼概括出五大基本经验。分别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正确处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只有把握住这五大经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取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