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雌雄合体”:罗克珊娜的性别建构

“雌雄合体”:罗克珊娜的性别建构

扫码查看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1660-1731)是英国18世纪第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Crusoe),《杰克上校》(ColonelJack),《摩尔·弗兰德斯》(MollFlanders),《罗克姗娜》(Roxana)等等。其中《罗克姗娜》是他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了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女主人公罗克姗娜因丈夫的抛弃陷入困顿,以身体换取生存,并逐步成为高级妓女,游走在男人之间,凭借自己的美貌与才智赚取财富与地位。 本文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入手,分析性别操演在罗克姗娜的性别身份建构方面起到的作用。巴特勒认为性别身份通过不断施加性的演绎实践而得以强化,这种演绎实践被她称为“性别操演”。性别操演具有规约性、重复性、颠覆性。性别身份受到社会和文化中权力话语的规约,身体通过不断重复那些已经在社会确立的“常识”,构建成社会的规范化形象。但是,对规范一成不变重复实践的不可能性使得性别的建构过程出现了断裂,性别操演由此可以颠覆之前的权力话语。本文从性别操演的角度分析了罗克姗娜在父权话语的压迫下进行性别身份建构、解构、及重构的过程,揭示了罗克姗娜通过对传统的女性性别身份的解构,实现了对父权话语的挑战。 本文认为《罗克姗娜》中女主人公的性别建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顺从阶段,罗克姗娜在父权话语的灌输下,构建了符合父权话语规范的淑女、妻子、母亲的身份。第二阶段是颠覆阶段,罗克姗娜遭受丈夫抛弃,在父权话语缺失的状态下,为了生存和利益,她抛弃了这些原有的规范化的性别身份,从一个贞洁的女士变为了游走在男人之间的高级妓女,从充满母爱的母亲变成了视子女为累赘的冷漠资助人,从温顺的妻子变为了拒绝婚姻的自由人,这些无不是对父权话语的权威的颠覆与挑战。第三阶段则是重构阶段,罗克姗娜为了实现经济自由与地位提升,利用身体交易积累原始资本,而后又从她的情人身上模仿、学习经商技能,成功地建构了女商人的身份;与此同时,随着财富的积累与社会地位的提升,罗克珊娜不满足于物质自由,又开始模仿具有支配性的男性气质,掌控性别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建构了支配者的身份。她不但在精神上控制压迫女仆艾米,还在与男性交往过程中物化男性,并且模仿父系长辈操控失散多年的儿子的婚姻,重演了一次曾经施加于她身上的压迫。由此,罗克珊娜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具有男性气质的女性,即“雌雄合体”。然而,在重构新的性别身份的过程中,罗克姗娜仍然模仿传统的支配性的男性性别身份,在性别关系中压迫、支配他人,重蹈了父权话语中性别二元对立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实现性别平等。

宋敏

展开 >

英国小说 《罗克姗娜》 丹尼尔·笛福 性别建构

硕士

英国语言文学

王爱菊

2019

武汉大学

中文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