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感统训练对ASD儿童前庭平衡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来自Footscan和fNIRS的证据
感统训练对ASD儿童前庭平衡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来自Footscan和fNIRS的证据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研究目的:据Worldometer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逾7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ASD)患者,其数量是全球人口的1%,且患病率逐年呈指数上升趋势。而中国ASD患者数量超1300万,ASD儿童患者超过300万。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病因难以确定,其中执行功能障碍作为ASD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及相关研究证明执行功能缺陷与姿势控制和平衡功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基于ASD儿童的特点,本实验选择在2020年获得循证医学(EBM)支持的感统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设计符合本实验的干预方案,利用科学的监测手段,对感统训练干预效果进行验证。 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可视化的计量学方法挖掘目前国内外ASD研究的热点与演变趋势,从运动干预的角度纵深探析感统训练的发展变迁。其次,基于文献梳理与专家访谈,构建一个易授和符合ASD儿童的感统训练方案。最终,对符合条件的ASD儿童进行二次筛查,最终确定18名符合SPD(感统失调)病症的被试。再利用以Footscan和fNIRS等补充指标为科研手段,通过多学科交叉剖析对比感统训练干预(实验组,n=9)和常规干预(对照组n=9)手段被试的前庭平衡功能、执行功能和行为认知的变化,以期为感统训练的循证医学提供相关科学证据支持。 研究结果:经过为期8周的实验干预,对收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1)利用Footscan为测量工作,通过强化Romberg检查法(SR)分析分析被试双足静止时视觉剥夺和视觉正常任务下的足底压力表征,以COPx、COPy、TTW和EA为因变量,SR任务条件为自变量的2×2重复测量方差结果显示,SR任务条件的主效应都显著,其结果分别为:F(1,16)=17.841,p<0.01,ηp2=0.527;F(1,16)=20.233,p<0.01,ηp2=0.558;F(1,16)=67.519,p<0.01,ηp2=0.808;F(1,16)=240.745,p<0.001,ηp2=0.938。表明在视觉正常任务下两组被试的平衡能力都有相应提高,但在视觉剥夺任务下,感统训练所产生的干预效果表现为稳定。(2)利用fNIRS分析被试的执行功能,被试在完成GO/NO-GO认知神经任务时,实验组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在实验前后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神经激活水平结果显示:在右侧额叶额下回(R-IFG)脑区上,实验组的oxy-Hb信号显著高于对照组(t(1,16)=4.25,P<0.001,r=0.55);在额叶中回(R-MFG)脑区上,实验组的oxy-Hb信号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1,16)=4.06,p<0.001,r=0.52)。这就表明,感统训练可显著改善ASD儿童认知神经功能和R-IFG和R-MFG的神经激活水平。 研究结论:(1)感统训练能够通过大脑引导神经需要对相应感觉刺激作出正确感官反馈的组织统合训练,此干预手段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被试的运动技能,而是能够针对性的提高其脑构建、组织并有效处理感觉资讯的方法。本实验在一定层面上丰富发展了自闭症干预手段的理论体系,为广大家长和自闭症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更加权威的借鉴参考。(2)fNIRS作为一项非入侵式的光学脑功能检测手段,结合行为科学中的神经认知任务以及Footscan的压力觉测试评估,能够有效修正感统训练的干预方案,丰富感统理论。(3)感统训练和常规干预手段均可改善ASD儿童平衡功能和执行功能,但在比较之下,感统训练的干预效果更为显著,针对性更强。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邓俊臣
展开 >
关键词:
感统训练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前庭平衡功能
执行功能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体育教学
导师:
杜熙茹
学位年度:
2022
学位授予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