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GH43家族的系统演化分析及麦氏交替单胞菌XynZT-2基因的改造研究

GH43家族的系统演化分析及麦氏交替单胞菌XynZT-2基因的改造研究

扫码查看
木聚糖酶是降解植物细胞壁的一类酶系,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木聚糖酶来源于GH10、GH11、GH43等家族,由于GH10、GH11家族分子量小,空间结构简单,因此,目前对GH10、GH11家族研究广泛,GH43家族研究较少。对不同物种来源的GH43家族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确定其演化规律基础上,进行酶分子改造,研究重组酶与原酶酶活力差异,进而探究GH43家族基因与功能的演化关系。这种演化关系分析及木聚糖酶活性中心附近氨基酸位点的研究,对GH43家族木聚糖酶的后期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目的: 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GH43(Glycoside Hydrolase43)家族的群体演化规律及GH43家族活性中心附近的非严格保守位点; 2.通过麦氏交替单胞菌木聚糖酶XynZT-2的定点改造,探究GH43家族基因序列与其功能的演化关系。 方法: 1.对GH43家族木聚糖酶基因结构域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木聚糖酶XynZT-2为例,利用MEGA对木聚糖酶基因xynZT-2进行近缘物种同源序列比对并选择突变位点。 2.通过SWISS MODEL及PyMOL对XynZT-2及其突变体进行三维建模及分析。 3.以海洋来源的麦氏交替单胞菌木聚糖酶基因为模板,运用重叠延伸PCR法,构建突变基因,对突变基因及质粒pET28a双酶切后,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得突变菌株。对突变菌诱导得酶液,纯化后,测定突变菌株的酶学性质。 结果: 1.演化:GH43基因产生于细菌、古细菌、真菌、植物分化之前,不存在动物中。 2.同源序列比对发现,不同物种来源的近源GH43木聚糖酶活性中心附近存在氨基酸差异。 3.预测木聚糖酶XynZT-2的活性中心为Asp150,Glu237,His288。找出木聚糖酶XynZT-2的5组β折叠片层保守区域附近位点,进行T28I、A33V、M97L、A102C、S148T、A152G、A238G、S239P、M241L、T287S和I291V突变,获得相应突变基因,连接至载体pET28a后,成功转入BL21(DE3),得到相应突变菌株。 4.对突变菌培养及诱导,得到11个突变酶的比酶活力。与原酶比酶活力1.068U/mg相比,6个突变酶XynZT-2A33V、XynZT-2S148T、XynZT-2A152G、XynZT-2A238G、XynZT-2S239P、XynZT-2T287S比酶活力提升,最高可提升至10.472U/mg,5个突变酶的比酶活力下降,最低可下降至0.13U/mg。 5.酶学性质检测显示:突变点T28I、A33V、M97L、A102C、S148T、A152G、A238G、S239P、M241L、T287S和I291V最适温度分别为45℃、40℃、80℃、50℃、45℃、65℃、40℃、45℃、40℃、45℃、60℃;最适pH分别为pH7.0、pH7.0、pH8.0、pH7.0、pH7.0、pH6.5、pH6.5、pH6.5、pH7.5、pH7.0、pH6.0。与原酶XynZT-2最适温度45℃及pH6.5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结论: 1.演化:GH43家族分布广,起源早,活性中心位置保守。不同物种来源的近缘GH43木聚糖酶活性中心附近存在氨基酸差异。 2.近缘物种氨基酸改变不仅引起酶活力差异,也可引起最适温度和(或)最适pH的改变。 3.系统演化规律可在保证存在酶活力基础上,用于GH43家族木聚糖酶的改造。

徐佳

展开 >

木聚糖酶 GH43家族 系统演化 酶分子改造 酶学性质

硕士

工程硕士(生物工程)

周晨妍、郭长江

2022

新乡医学院

中文

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