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Piwi蛋白互作RNApiR02081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

Piwi蛋白互作RNApiR02081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

扫码查看
背景和目的: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140万新发病例,约有70万死亡病例,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为了防治结直肠癌,多种治疗方法均在实践中应用,但总体疗效仍不如人意,因此,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是当务之急。近年来,非编码RNA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iwi蛋白互作RNA(piRNA)是一类新发现的短链非编码RNA,已发现piRNA表达的异常改变会促进胃癌、宫颈癌和膀胱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对结直肠癌中piRNA的研究还很少。我课题组前期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piR020814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本实验将检测piR02081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 方法: 1、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piR020814的表达水平,并检测结肠癌细胞系和结肠正常上皮细胞系中piR020814的表达水平,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piR020814表达水平的关系。 2、使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减和过表达piRNA020814的HCTl16和HT29细胞株,采用活细胞IncuCyteS3动态细胞成像分析、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裸鼠成瘤实验等研究piRNA020814对结直肠癌细胞体内、体外恶性行为的影响。 3、使用转录组测序初筛piR020814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调控的靶基因,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稳定敲减和过表达piR020814的HCT116及HT29细胞中验证靶基因的表达与功能。 结果: 1、RT-qPCR结果显示,piR02081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结肠癌细胞系HCT116、HT29和SW480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结肠正常上皮细胞系NCM460(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iRNA02081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分期、位置等具有相关性,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 2、敲减piRNA020814有力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和侵袭能力,使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促进了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明显抑制了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过表达piRNA020814增强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和侵袭能力,降低了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了G2/M期细胞比例,减少了结肠癌细胞的凋亡,促进了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3、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敲减piR020814导致61个基因的表达上调,55个基因的表达下调。GO分析表明很多差异表达的基因与核糖体关系密切。RT-qPCR和Wstern blot检测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核糖体小亚基蛋白23(Ribosomal Protein S23,RPS23)的mRNA表达水平与piR020814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在结肠癌细胞中敲减piR020814后,RPS2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在结肠癌细胞中过表达piR020814后,RPS2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挽救实验显示,干扰RPS23的表达,可以抵抗过表达piR020814引起的促结肠癌细胞增殖、减少结肠癌细胞凋亡等效应。 结论: piR020814通过上调RPS23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的恶性行为,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武颍彩

展开 >

结直肠癌 病理机制 Piwi蛋白互作RNA 基因表达

硕士

肿瘤学

王振飞

2022

内蒙古医科大学

中文

R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