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孕育着中国古老的文明,繁衍出具有华夏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民居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载体,它汇聚着陕西铜川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其中,陕西铜川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铜川地区传统民居的发展和变化,孕育出多样性的传统窑洞民居,形成了独特且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靠崖窑民居、传统地坑窑民居、传统明锢窑民居三种不同形制的民居类型。 本文在基础研究中,通过搜集、整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及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到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支撑。同时,根据已有专业知识,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传统窑洞民居进行现场拍照、测绘、访谈等,通过田野调研完成实地调研内容,获取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深入研究陕西铜川地区传统窑洞民居打下基础。 本文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从基础理论入手,明确研究内容并对陕西铜川地区进行论述。其次,从形制艺术、功能艺术、装饰艺术、建造艺术、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分别对靠崖窑、地坑窑、明锢窑民居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证。最后,对三种窑洞民居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述,明确其三种窑洞民居的优点与不足,并分别提出改造设计的方法和构思,利用艺术表现手法对传统窑洞民居进行改造设计,得出其传统窑洞民居的创新与传承价值。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研究者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和保护属于我国的传统民居文化。因此,笔者针对三种窑洞民居进行改造设计,这既是对窑洞民居理论的补充,也是为窑洞民居的建设提供借鉴,同时也能更好地创新和传承铜川地区窑洞民居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