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扫码查看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和战略目标,本文中心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如何高效地推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在百年变局与疫情交织叠加的局面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经营形式、技术装备、知识理念等农业生产要素提供驱动力。而这些要素的引进速度和应用效率,同农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于是必须要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农业劳动者对现代经营形式、技术装备、知识理念的适应性,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对当地的人力资本投资起到积极的反哺作用。因此本文对两者协调发展的研究既有理论基础,也是现实需要。 论文在此背景下,按照以下思路进行展开。第一部分,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现代化的文献,进行文献评述。第二部分,结合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现代化两者的关系及耦合机理。第三部分,综合分析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现代化的现状。第四部分,在构建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10-2019年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间上的测度,并分析两者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第五部分,借助障碍因子评价模型,分析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第六部分,概括出实证研究测算的结论,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第一,耦合协调存在短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综合评价指数F(x)介于0.088~0.220之间,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G(x)则介于0.162~0.606之间,相较之下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明显滞后,而吉林省基于传统农业区的优势,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领先。第二,系统耦合协调度D由0.346增至0.575,协调性整体表现稳中递进的优化态势,协调状态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协调-勉强协调”的转变。第三,分析影响协调性的障碍因子,得到B1农村教育人力资本、B2农村技能人力资本成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则是B9绿色化发展水平。第四,结合障碍因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吉林省应该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文佳

展开 >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农业现代化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子诊断 吉林省

硕士

技术经济及管理

刘晓利

2022

吉林农业大学

中文

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