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抚育间伐对川西柳杉生长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抚育间伐对川西柳杉生长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是我国南方山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仅川西山区就有柳杉人工林超过20万hm2,以中幼林为主。过去在柳杉造林时,仅考虑经济效益,初植密度很大,导致目前的柳杉林存在严重的过密过纯问题,林分生长迟缓、生物多样性降低、地力衰退,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无法正常发挥,急需进行抚育改造。本文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国有林场羊子岭工区9年生柳杉人工林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抚育间伐处理(株数间伐强度分为0%,20%,30%,40%),于间伐当年、间伐后第3年和间伐后第6年对间伐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间伐对柳杉林林木生长、林木形质、林下植被多样性和林分健康状态的影响,从提高柳杉人工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探寻柳杉人工林抚育间伐合适的强度和间隔期,为川西高海拔地区柳杉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抚育间伐能促进柳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的生长,4项指标的年生长量均随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年生长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单株材积年生长量对照与重度问伐、中度间伐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轻度间伐无显著差异(P>0.05),树高年生长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胸径、单株材积年生长量间伐后后3年与前3年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总体上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 (2)间伐能够对柳杉林分径阶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大径级林木占总株数百分比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小径级则呈现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低间伐强度下林分径阶分布更加向正态分布靠近,较高的间伐强度能够使得径阶分布较为集中,缩小径阶分布离散程度,上述变化趋势间伐后第3年与第6年类似。 (3)抚育间伐能提高柳杉乔木层净生产力和20cm及以上较大径阶乔木层生产力,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抚育间伐降低了乔木层累积生物量,乔木层累积生物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间伐后第3年以和间伐后第6年,乔木层累积生物量轻度间伐与中度间伐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乔木层净生产力中度间伐与重度间伐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间伐后第6年与第3年相比,乔木层净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总体上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 (4)抚育间伐能促进林下植被的发育,使得柳杉林林下植被物种数量和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得到增加,且增加了更多不同的优势种群。4种处理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抚育间伐大于对照,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变化量增大。间伐后后3年与前3年相比,4种指数变化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总体上随问伐强度增大而减小。 (5)3个间伐处理的高径比、通直度、分权率、侧枝数基本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尖削度除对照在试验期间呈现平稳状态外,其他三个间伐处理在间伐期间一直呈逐年减小趋势,枝下高对照在间伐后逐年升高,中度和重度间伐组间伐后逐年下降,自然整枝能力各处理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并且间伐对3个的侧枝指标的影响与4个干形指标的影响趋势类似,均随着间伐年限的增长,间伐带来的改良影响降低。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分林木形质水平有明显差异,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林木形质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中度间伐下,林木形质水平达到最优;林木通直度、分权率和胸径对林木形质的影响最大,提高通直度、促进林木胸径增长并降低分权率是林木形成优良形质的关键。 (6)抚育间伐对林分健康有显著的改善,改善程度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强,且改善持续时间取决于间伐延续的时间,间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分的郁闭度越来越大,各种不利于林分健康的因子恢复到原来状况,林分的健康就越来越差。 从上述试验结论可以看出,抚育间伐能促进柳杉的生长,有利于大径阶林木培养,能够提高乔木层的生产力和林下植被的多样性,对林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这些作用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强,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下降程度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减缓。综合本研究结果,针对四川高海拔地区柳杉人工林,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可采取不同间伐强度。以大径材培育为目的时,可采取重度间伐,间伐间隔期可确定为6年左右,以碳汇林和生态林经营目的时,建议采取中度间伐,间伐间隔期为5年左右。

周钰淮

展开 >

柳杉 抚育间伐 林木生长 林木形质 林分健康状况

硕士

林学

王瑞辉

202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文

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