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成效评估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成效评估

扫码查看
开展自然保护区评估,目的是为了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现状,不仅能对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检验,还能及时发现保护区存在的保护威胁和管理上的不足,为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评估和管理成效评估是密不可分的两方面,能全面的反映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自然保护区成功实施就地保护和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过程。因此,本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参考相关评估标准从保护成效评估与管理成效评估两个方面分别选取评估指标并进行权重确定,然后使用指标计算法与专家打分法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与管理成效两个方面做了全面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 1、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物种丰富度、威胁因素4项保护成效评估内容的20个指标经赋值计算后,最终得分为89.5分,保护成效“非常显著”,保护区在两个十年间,后一时期(2011-2021年)相比前一时期(2000-2010年)保护成效有了较大的提升。除了生态系统结构部分的评估指标草地植被覆盖面积下降之外,其他量化指标如主要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范围、林地覆盖率、自然湿地面积占比、指示物种适宜栖息地、物种丰富度等均显著增加。威胁因素方面,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均无侵占情况、无入侵物种。 2、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效果、负面影响5项管理成效评估内容中的20个指标经专家打分后取平均分值,最终得分为86分,评估等级为“优”,说明保护区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管理水平。保护区在两个十年间,后一时期(2011-2021年)相比前一时期(2000-2010年)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资金投入加大,管护设施设备、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在20个评估指标中有5个指标得分为满分。有3个指标得分率低于50%,得分相对较低,分别是管理保障部分的专业技术能力、专门执法机构两个指标和管理成效部分的社区参与指标。负面影响内容中的灾害事故指标扣2分,保护区没有建立野生动物动物破坏补偿机制,社区居民受损农田未得到补偿资金。 从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与管理成效评估结果可以看出,近些年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取了诸多保护计划与管理措施,保护效果较好,但从管理成效评估个别指标来看,保护区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基于评估结果,本文相应地提出了带动社区发展、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执法能力、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提升改进措施。

孟和达来

展开 >

自然保护区 生态管理 补偿机制 评估指标

硕士

林学

程鲲

2022

东北林业大学

中文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