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建工程规模的迅速扩大,各种边坡的植被恢复技术和效果评价,日益引起重视。目前针对边坡植被恢复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是针对某一具体地点或者项目进行评价,缺乏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标准和指南,因此建立较为通用的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影响边坡植被恢复的关键因素对于边坡植被恢复实践和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典型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踏查与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综合指数法从群落恢复与坡面稳定性入手对所选典型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5种常用喷播基质对边坡早期恢复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构建了以B1植物群落(0.667)与B2坡面稳定性(0.333)为准则层的长江流域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B1下各指标与权重分别为:C1植被覆盖度(0.144)、C2植被垂直结构层次(0.142)、C3物种保存率(0.117)、C4坡面植被健康度(0.088)、C5绿期(0.069)、C6侵入物种乡土比例(0.055)、C7侵入物种种类(0.034)、C8植物物种丰富度(0.018);准则层B2下各指标与权重分别为:C9坡面平整度(0.088)、C10基质完整度(0.076)、C11坡面抗侵蚀能力(0.088)、C12排水系统完整度(0.053)、C13支挡设施完整度(0.028)。 (2)所调查的边坡中植被恢复效果等级为“优”的边坡占比8%,等级为“良”的边坡占比为54%,等级为“中”的边坡占比为23%,等级为“差”的边坡所占比例为15%,且所有等级为“差”的边坡均为石质边坡。 (3)影响边坡植被恢复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边坡类型、坡度、播种顺序、播种乡土物种比例、工程措施、恢复时间长短和基质类型等。含石量越高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越差;坡度越大恢复效果越差;采取先草本再灌木的播种顺序时恢复效果优于同时播种;随着初期播种时乡土物种比例的提高,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越好;在中高坡度边坡植被恢复中,采用额外的钢筋水泥结构进行坡面加固,更利于边坡植被恢复;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越好,且边坡恢复后的3~5年内是边坡植被恢复的关键时期;土壤增活有机基质最有利于植物早期生长,其次是草纤维、木纤维和高性能生态基材,纸浆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