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扫码查看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劳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劳动技能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要素,也自然成为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智力障碍学生由于受其自身障碍的限制,普遍在认知、沟通、语言等多方面存在能力不足。针对智力障碍学生开展劳动技能教育,除了能够帮助发展个人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展现自己的价值。当前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实践质量不高,实践效果不理想等。 本文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探析了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价值意蕴。从个人角度来说,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能够促进智力障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享受美好生活;从社会角度来说,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能够丰富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基于对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价值分析,编制了《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包含价值认知、实践情况、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并编制了同名访谈提纲。对300名特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10名教师(包括校长和管理人员)和10名家长进行访谈,并结合访谈结果分析调查问卷,探讨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调查发现,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缺乏正确了解,导致认知偏差;缺乏制度保障,导致支持乏力;缺乏系统合作,导致效果低下。基于原因分析提出了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实践发展路径:提高认知,构建“生本”课程体系;完善机制,营造“多维”支持系统;明确权责,促进“三方”协同共育。

王玉洁

展开 >

智力障碍学生 劳动技能教育 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

硕士

特殊教育学

郭启华

2022

安庆师范大学

中文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