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苏锡常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一致性,文化的共同性,以及人们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建筑地域特色明显等特征,以往对于苏锡常地区会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分析与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先对现有相关会馆建筑的历史古籍以及资料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会馆的成因以及会馆的历史发展过程后,通过田野调查、典型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苏锡常地区会馆建筑的发展过程以及兴衰原因进行梳理与归纳。基于“地方认同”和“文化记忆”两个视角对明清时期苏锡常地区会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展开分析与研究。“地方认同”是在苏锡常地区的地理环境、空间布局以及营造技艺等方面的基础上,梳理苏锡常地区会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文化记忆”是从会馆建造者组成、原籍建筑、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等方面对苏锡常地区会馆建筑的影响地域性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 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并对现有的相关研究综述进行总结梳理。第二章对会馆建筑本身的发展历程、分类与功能以及会馆与公所的差别进行阐述。第三章对苏锡常地区会馆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展开详细论述,对苏锡常地区会馆的时空分布、选址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苏锡常地区现存的会馆建筑概况进行总结。第四章先对苏锡常地区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后从地方认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会馆的建筑功能、会馆建筑的匠作营造技艺等因素的影响下会馆建筑所呈现的本土地域性特征进行总结。第五章从文化记忆的角度研究建造者身份、原籍建筑、传统文化等因素对苏锡常地区会馆建筑的影响。第六章对苏锡常地区会馆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总结,根据调研情况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