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能、高稳定性和电子迁移率等优点,使其在药物检测、化学分析、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山西省作为煤炭主产区,煤炭相关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传统煤炭加工效益低,附加值小,限制了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因此,迫切需要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将其制备成新型工业产品,提升其利用价值,促进“高碳经济低碳发展,黑色经济绿色发展”。其中煤基碳点(Coal-based Carbon Dots, C-CDs)由于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成本低廉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但在煤基碳点得到广泛应用前,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生物毒性研究是煤基碳点安全利用的基础。 本研究以煤基碳点纳米材料为胁迫因子,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小麦幼苗、细菌、真核细胞为胁迫对象,系统研究了C-CDs对植物、细菌和真核细胞的生物毒性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以山西省大同市井口原煤为碳源,通过双氧水氧化法制备了一种优良水溶性的C-CDs,该C-CDs的粒径大小约为4.6 nm,表面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含氮基团和表面长链基团。 (2)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浓度C-CDs对小麦种子、幼苗根部和叶部胁迫效应。结果表明:叶片涂抹C-CDs水溶液(10 mg/mL)5次时能够显著促进小麦幼苗的光合速率的提高(P<0.05)与比叶面积的增加(P<0.05);叶片涂抹1-3次C-CDs小麦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RubisCO羧化酶活性水平显著增加(P<0.05),ATP产生量显著减少(P<0.05),而对其他生理生态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另外,低浓度(0-500 μg/mL)的C-CDs营养液能促进小麦种子发芽率,高浓度(500-10000 μg/mL)的C-CDs会显著抑制小麦种子发芽率(P<0.05),200-500 μg/mL的C-CDs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的光合速率(P<0.05),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 RubisCO羧化酶活性水平显著增加(P<0.05),ATP产生量显著减少(P<0.05),其他生理生态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总之,低浓度C-CDs能够促进小麦种子和幼苗的生长,高浓度C-CDs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明显毒性。 (3)本研究还分析了不同浓度C-CDs对原核生物细菌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 C-CDs 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均具有明显毒性效应,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Escherchia coli)具有低浓度毒性效应(10 μg/mL),对于革兰氏阳性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在较高浓度时毒性明显(100 μg/mL)。当有一定强度的光照射时(自然光或365 nm),C-CDs对细菌的毒性更强。其机制为C-CDs在(自然光或365 nm)激发光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1O2),导致C-CDs的抑菌作用进一步增强。 (4)本研究进一步解析了不同浓度C-CDs对真核生物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通常状况下,浓度为1-5000 μg/mL时C-CDs对Hela细胞几乎没有毒性;当365 nm照射时,即使低浓度的C-CDs对细胞也有毒性。其机制为在365 nm激发光下C-CDs可以通过光催化氧化产生单线态氧(1O2),导致C-CDs对细胞的毒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