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苏南乡村绿道网络构建研究——以黎里镇为例
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苏南乡村绿道网络构建研究——以黎里镇为例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推进,苏南乡村的建设发展较为迅速。由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乡村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与居民不断增长的游憩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苏南乡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先行区,人工建设的干扰不断加强,河网水系萎缩、生态功能退化、水乡特色景观丧失等问题突显。另一方面,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城乡居民的休闲游憩需求逐步提高,对休闲游憩的环境品质要求也有所提升。目前绿道网络的构建与规划正逐步从单一导向转变为双重导向、多目标,而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复合型绿道网络能够协调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居民游憩需求的关系,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苏南乡村为研究对象,提出系统性的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苏南乡村复合型绿道网络构建方法,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游憩功能为目标,为苏南乡村绿道网络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首先梳理绿道网络相关研究,剖析苏南乡村绿道网络面临的问题,总结苏南乡村复合型绿道网络构建原则。从结构与功能两个层面,分析苏南乡村生态型绿道网络与游憩型绿道网络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为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复合型绿道网络的构建提供依据。其次,结合人居环境理论、环境行为理论与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在生态、游憩单一导向下的绿道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分别从结构耦合与功能优化层面构建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复合型绿道网络。最后,以苏南乡村黎里镇为例,对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苏南乡村绿道网络构建进行具体应用。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基于对苏南乡村绿道网络面临问题的归纳分析,总结得到苏南乡村绿道网络目前存在破碎化强、游憩资源串联不足等情况,绿道网络建设存在挑战。从结构与功能两个层面深入研究苏南乡村生态型绿道网络与游憩型绿道网络间的关联性,明确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复合型绿道网络构建路径。 (2)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的游憩需求,在生态型绿道网络与游憩型绿道网络的基础上,从结构耦合与功能优化层面构建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苏南乡村复合型绿道网络。生态型绿道网络构建: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与InVEST模型识别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型绿道网络。游憩型绿道网络构建:通过游憩需求与游憩资源评价识别游憩节点、基于适宜性评价提取游憩廊道构建游憩型绿道网络。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复合型绿道网络构建:从结构耦合层面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网络结构性指数规划复合型绿道网络布局,从功能优化层面结合水网乡村特征,通过节点保护、廊道连通、网络整合三个方面探索功能提升路径,最终构建兼具生态与游憩功能的复合型绿道网络。 (3)本研究以具有苏南乡村特征的苏州市黎里镇为例,构建生态与游憩双重导向下的黎里镇复合型绿道网络具有可行性和典型性。在结构耦合层面,根据生态与游憩功能耦合协调度,将复合源地分为生态主导型、游憩主导型与均衡型复合源地;通过网络分析法,选取绿道最佳叠加方案,规划黎里镇复合型绿道网络布局。在功能优化层面,从节点布置均衡化、廊道管控精细化、网络功能复合化三个方面对黎里镇复合型绿道网络进行功能提升。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马珺霓
展开 >
关键词:
苏南乡村
复合型绿道网络
生态环境
游憩空间
双重导向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风景园林学
导师:
丁金华
学位年度:
2022
学位授予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