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马湖农场机插水稻优质高产相关配套技术研究

白马湖农场机插水稻优质高产相关配套技术研究

扫码查看
江苏省白马湖农场实行水稻规模化生产已有多年历史,是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全国农垦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近年来发现,受到品种及栽培措施等因素影响,主栽品种南粳9108和皖垦糯2号的产量及其出米率等稻米品质呈现出不同年份与地区差异。为了提高江苏省白马湖农场机插水稻生产效率,实现其优质与高产协调发展。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氮肥运筹、机插密度、叶面微肥、水分管理及收获时期对南粳9108和皖垦糯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该农场机插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处理中,以40%基肥、30%分蘖肥和30%穗肥的氮肥运筹配施硅肥450kg/hm2为最佳,且与常规氮肥运筹相比,该处理显著提高了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整精米率和食味值。 2、随着机插密度的上升,水稻产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28.6万穴/hm2栽培密度下,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就稻米品质而言25.0万穴/hm2机插密度下表现最佳,其次为28.6万穴/hm2处理。 3、与清水相比,孕穗期叶面喷施0.2%锌、60kg/hm2硒、0.30%铁溶液显著提高了稻米结实率、千粒重、产量、整精米率与稻米食味值,降低了稻米垩白粒率。 4、断水及收获时期的推迟,两个水稻品种结实率及千粒重呈增加趋势。齐穗后40d断水以及齐穗后55d收获可以显著增加稻米产量,且提高了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及食味值。 5、在烘干温度(≥55℃),烘干时间(≥15h)时显著降低了稻米整精米率和食味值,增加了爆腰率;在烘干温度(45~55℃)及烘干时间(10h)时稻米碾磨品质为最佳。

赵慧云

展开 >

机插水稻 栽培技术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硕士

化学工程

陈新红、韩正光

2021

淮阴工学院

中文

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