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西省地星属和小包脚菇属真菌资源分类研究

山西省地星属和小包脚菇属真菌资源分类研究

扫码查看
山西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林和灌木丛等为主,蕴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为了澄清地星属和小包脚菇属这两类大型真菌物种在山西省的资源状况和分布情况,深刻理解此两属物种的属内亲缘关系并阐明其系统发育关系,笔者对本人采集的和山西农业大学馆藏的采自山西省的地星属和小包脚菇属物种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通过形态学研究观察地星的外包被、内包被体,草菇的菌盖、菌柄、菌褶和菌托等宏观特征以及地星的孢子、孢丝,草菇的孢子、担子和囊状体等微观特征,结合其地理信息,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等信息,对其鉴定和比较分析,确定其种类。通过标本序列测定和比对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分别基于两个属物种的ITS区片段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对于较难区分的物种采用多基因(ITS+nrLSU、ITS+nrLSU+atp6或ITS+nrLSU+atp6+rpbl)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进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得到以下结果:(1)经详尽的形态学鉴定,61份地星属标本共有12个物种。通过多基因(ITS+nrLSU+atp6)联合分析确定了采自阳城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新种桑林地星G.sanglinense,该新种的典型特征为:子实体小型至中型,根状菌索表面被不规则的棱镜状晶体覆盖,外包被为浅囊状,非吸湿性,内包被体基部不具小柄。基于ITS序列构建的包含有13个section的地星属物种系统发育树,发现了 2个待定种。多基因(ITS+nrLSU+atp6+rpbl)联合分析确定了一个中国新记录种斯毛代地星G.smardae,高度支持形态学研究的结果。此外,还确定了 2个山西省新记录种北京地星G.beijingense和四裂地星G.quadrifidum。(2)经形态学鉴定,21份小包脚菇属标本共包含8个物种。基于ITS和nrLSU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明确了山西省小包脚菇属物种主要分布在两个分支上(section A 和 section B)。三个物种松生小包脚菇 Volvariella nom.prov.pineti,晋中小包脚菇 Volvariella nom.prov.jinzhongensis 和亚带蓝小包脚菇 Volvariella nom.prov.subcaesiotincta位于分支section A中。此外,还发现了一个华北地区新记录种,灰小包脚菇小包脚菇V.murinella。 本研究基本确定了山西省地星属12个物种,其中包括了 1个新种桑林地星G.sanglinense,2个暂定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斯毛代地星G.smardae和2个山西省新记录种。同时,确定了山西省小包脚菇属8个物种,包括华北新记录种灰小包脚菇V.murinella,3个暂定物种,晋中小包脚菇Volvariella nom.prov.jinzhongensis,松生小包脚菇 Volvariella nom.prov.pineti和亚带蓝小包脚菇 Volvariella nom.prov.subcaesiotincta。形态学研究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相吻合。本研究丰富了山西省大型真菌物种的多样性,为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资料。

武艳群

展开 >

地星属 小包脚菇属 系统发育树 亲缘关系

硕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用菌科学)

王术荣

2023

山西农业大学

中文

Q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