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近年来已经逐步走向完善,但是仍有不足之处,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的法律援助。2022年1月1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开始实施,再加上我国近年来城乡人口差距逐步缩小,但是,农村人口总量依然庞大,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发展和建设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农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农民对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为更好地保障农民的法律权益,高效率的解决农民之间的纠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调解农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学界对我国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进行研究逐步深入。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资金短缺、法律援助工作机构和人员资源分布不均、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此为方便开展调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运行现状,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笔者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中,选取自己的家乡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向当地农民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相关人员等方式对当地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进行实践调查,以此了解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解决措施。 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概述,主要是对法律援助制度和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并对比分析域内外法律援助制度的运行;第二章是对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调查和分析,以四川省茂县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对当地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律师、乡镇调解人员进行访谈,以及对当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情况、农村纠纷类型和解决途径、农民对法律援助制度的了解程度,再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章是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建议,结合我国面向农民做的法律援助工作取得的成就,对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进行综合评价,在结合前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