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人物纪录片中虚构策略的应用

论人物纪录片中虚构策略的应用

扫码查看
人物纪录片是以人作为纪录主体,展现关于人的情感、思想、心绪、生存状态以及与其相关的人和事从而折射社会现实或引发受众深思,具有真实性的影视艺术形式,出于纪录对象的复杂性,单纯同步纪录的纪实手段,只能捕捉到其原生态的表象的真实。纪录片导演为了较为全面的呈现出本质真实,往往会采用再现、表现、解构的虚构的手法辅以纪录。这些虚构手法带受众抵达了深度真实,使得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表现力得到增强,让观众与纪录主体达到情感共鸣并洞悉其思想与文化。但不同的纪录片时代,由于创作思潮、社会背景、影视技术的不同,虚构形式被接受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从纪录片诞生至今,纪录片的虚构观念的转变一共经历了虚构与纪实依存共生、虚构与纪实分离对立、虚构与纪实破镜融合三个阶段。在虚构观念的演变过程中,虚构的形态不断被丰富,从早期的搬演和情景再现到后来的虚拟人物介入叙事、三维动画、cg特效,VR AR。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纪录片的表现力也随之增强,但是如果创作者持有唯技术论的创作观念,则会陷入误区,这会导致审美能力的下降和感官的迟钝。并且虚构的使用是有相适用的语境的,在表现记录者不在现场的人物前史时空,人物的潜意识、梦境、人体构造及其运行的微观世界、不适于直接表现的犯罪行为等语境时都须采用虚构的手法,在适当的语境下使用虚构手法能帮助创作者展现深度真实,但虚构在不适用的语境下进行运用则会有损于纪录片的真实性。所以虚构是有边界的,虚构不能僭越纪录伦理,记录者也要加强思想上的自律,一旦违背“事件真实或文献真实”的原则,纪录片则会逆向发展为伪纪录片。行至新时代,人物纪录片的虚构思想不断被延伸,虚构的时间轴不再仅仅局限于历史时空,未来时空也出现在了时间线上;虚构的形态不断被拓展,时下的流行元素被引入其中。虚构的概念被不断刷新。 本文结合笔者创作人物纪录片《云深古寺守护人》时运用到的虚构手法,通过相关片例分析,探究人物纪录片中虚构策略的应用。就这一论题,分为人物纪录片虚构观念的嬗变、人物纪录片虚构手法的意蕴、人物纪录片的虚构空间与适用语境、人物纪录片虚构策略的思辨四章展开论述。

沈达

展开 >

人物纪录片 虚构策略 形象塑造 适用语境

硕士

广播电视

金晓非

2022

河北大学

中文

J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