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GA3和SM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无核形成过程观察及机理分析

GA3和SM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无核形成过程观察及机理分析

扫码查看
在葡萄生产中,施用赤霉素不仅能够使葡萄果实膨大,还能够促进有核葡萄形成无核果实。链霉素促进有核葡萄果实无核化。目前,有关赤霉素和链霉素诱导葡萄果实无核形成过程及机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通过花前施用25mg/LGA3和200mg/LSM诱导‘阳光玫瑰’葡萄果实无核形成过程观察及生理机理的分析,为后人进一步探究无核形成的分子机理和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阳光玫瑰’葡萄花形态发育、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观察研究表明:花药为底着药,花药颜色发生规律性变化。展露期和分离初期柱头上无花粉黏附,无花粉管萌发,花粉粒近似球形,萌发孔多为3孔沟,完全分离期至盛花期有大量花粉粒散落,且花粉活力分为60.7%、73.2%和80.3%,坐果期无花粉粒黏附。随着葡萄花发育时期的不断推进,葡萄花柱头颜色呈规律性变化趋势,柱头表面乳突细胞先初具细胞形态,而后表面饱满平滑,成熟时呈长圆柱状,随后逐渐干瘪、解体。柱头可授性呈“无-较强-强-强-强-无”的变化规律。展露期和分离初期,胚珠内珠心组织发育完好,完全分离期花柱中可见少量花粉管,始花期和盛花期可见大量的花粉管通过柱头引导组织进入花柱,经过珠孔进入胚珠,坐果期可见初生胚乳核发育。说明完全分离期是‘阳光玫瑰’葡萄闭花受精的启动时间。 2.采用GA3、SM处理后对‘阳光玫瑰''葡萄花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葡萄花粉活力降低,花粉管长度变短,葡萄花器官内SOD、POD、CAT活性降低。对照组在花后3d出现休眠合子,花后3d出现二细胞原胚,花后9d出现心形胚,花后12d出现球形胚,花后15d和22d发育为成熟胚;赤霉素诱导后在花后9d胚囊胚乳开始退化,花后15d出现空胚囊;SM诱导后花后9d胚囊开始退化,花后12d胚囊胚乳完全退化,出现空胚囊;两种调节剂混合处理在花后6d胚囊和胚乳细胞开始退化,花后12d出现空胚囊;各处理组均在花后出现胚胎败育。各处理组葡萄无核率均高于对照组,在处理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胚胎败育情况。 3.GA3和SM诱导后葡萄花内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下降。对照组中多胺含量持续上升,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后Put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在48h高于对照组,Spm和Spd明显低于对照组,(Spm+Spd)/Put持续下降,在48h低于对照组;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后葡萄花内GA3、IAA和ABA含量先上升,而后下降,且GA3和IA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AB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GA3+IAA)/ABA比值持续下降,混合处理组下降最为显著,说明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后葡萄花内激素与内源多胺之间有一定的联系,(GA3+IAA)/ABA和(Spm+Spd)/Put的比值与胚败育有紧密的联系。 通过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后对葡萄无核形成过程观察及生理机理分析发现,内源激素和多胺在无核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5mg/LGA3+200mg/LSM是诱导葡萄无核形成效果最好的药剂。

王悦

展开 >

阳光玫瑰葡萄 果实无核形成过程 内源激素

硕士

农艺与种业

谢兆森;李勃

2023

扬州大学

中文

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