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扫码查看
在“双减”的背景下,国家推出了一项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规范课后延时服务的新举措。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发挥其作用。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并结合相关政策支持状况,对大连市14所小学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现状进行调查,掌握“双减”政策后大连市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开展情况,进而发现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相应对策,为“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更好、更快速地推动提出一些建议。 研究结果:(1)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学生中男生要多于女生、大部分家长工作下班时间与学生放学时间冲突、男体育教师多于女体育教师且年轻教师和初级教师较多。(2)“双减”政策后学校每周开展的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次数明显提高。(3)在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方面,学校提供的内容不够丰富,部分学生对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不高。(4)大部分学校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组织形式都是以班级体育课或者社团形式统一活动。(5)14所调查学校表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开展场地拥挤、大部分学校表示现有场地不能满足开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需要、为保障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学生的安全,大部分老师会选择相对安全的活动内容和定期排查安全隐患。(6)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大连市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管理模式中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体育教师作为行动者。(7)66.93%的家长很满意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态度、大部分家长支持学生参加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喜欢参加和认为学校提供的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好,不支持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家长存在“重文轻武”的观念、家长对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8)开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对学生食欲、人际交往、体质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开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家长在家庭压力、焦虑情绪等方面都有所减轻且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体育教师工作量加大、个人备课时间减少、个人家庭生活受到影响但可以有更多时间个性化教学了,在教师补贴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是不合理的且他们也给出了期望的补贴形式。 研究结论:(1)“双减”政策背景下大连市开展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对学生、家长和体育教师都分别产生了不同方面的积极影响。(2)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更加重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每周开展的次数明显增加。(3)在调查的14所小学中所有学校都开展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但仍存在一些地方需要改善。如大部分学校存在场地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等现象,导致开展项目有限,无法充分地解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使其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校对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不足;政府在对体育教师资金补贴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漏洞。 研究对策:(1)丰富服务项目内容,优化教学时间配置。(2)加大政府对资金的扶持,拓宽融资的途径。(3)积极推进家校协同共培模式。(4)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合力。

索延梅

展开 >

小学 课后延时服务 体育服务 双减政策

硕士

体育学、体育教学

李静

2023

辽宁师范大学

中文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