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元杂剧园林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

元杂剧园林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以元杂剧园林书写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中国传统空间意识与审美意趣对其进行了分析,从叙事功能、塑造技巧和深层意义三个角度呈现出元杂剧园林书写的独特性。与前代叙事文学相比,元杂剧中的园林空间更加深入地影响着戏曲的叙事,推动了人物的行动与叙事的发展,中国戏曲的传神写意性使得元杂剧的园林空间灵动而自由,并且通过园林空间可以透视出元代甚至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审美倾向。 元杂剧中的园林空间化身为花、柳、小径、园墙等具体意象,深入地参与了剧作的叙事,并且在这些意象的影响下形成了许多模式化情节,因此本文按照模式化情节的不同将元杂剧中的园林空间分为四类:情欲空间、罪恶空间、仙道空间与仕途空间。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元杂剧情节模式中园林空间是如何建构故事情节、推动叙事发展的。园林空间与叙事相辅相成,特定的空间是决定人物行动的内在力量,它建构了叙事,而叙事又进一步深化了空间的意蕴,元杂剧中的园林书写与前代文学相比的进步之处便在于空间的叙事功能大大增强。 在对园林空间的塑造上,元杂剧作家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传神写意的空间刻画与流畅自如的空间转换,构塑了一种独具神韵的园林意象。既抒人物之情又言作家之志,元杂剧中的园林便成为一个充蕴着人之生气的情景交融的空间。随着剧中人物与剧作家情丝的不断变化,杂剧中的园林内外部空间、内部各空间之间也转换自如、流动不居,与现实园林移步换景的美学特征相契合。元杂剧园林书写的空间是灵动飞跃的,情、景、志合一,这既是元杂剧的创新又根植于中国传统空间思维与审美精神中。 从元杂剧的园林情节与园林塑造技巧中,也可以透视出元代杂剧作家与前代文人不同的创作倾向与审美趣味。后花园这一私人空间的选择与文本中私人情感的寄托,使得元杂剧园林呈现出鲜明的私人化倾向。园林空间的转变促成了戏曲情节的突转、伦理意识的反叛与审美经验的重塑,从而形成了园林书写的“奇”之审美趣味。而对园林中人物的活动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元杂剧的园林书写在文化上呈现出雅俗交织的特征,亦即雅致情趣与世俗欲念并存。

胡雨婷

展开 >

元杂剧 园林空间 叙事功能 美学特征

硕士

文艺学

孙秀昌

2023

河北师范大学

中文

J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