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郑州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评价

郑州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评价

扫码查看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发展快速,但也带来了严重的PM2.5污染和健康问题。本研究基于郑州市9个国控站点常规污染物在线观测数据,以及代表性点位无机元素在线观测数据,综合全面地分析了PM2.5和无机元素的污染特征和来源,通过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LagNon-linearModel,DLNM)分析了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参数与PM2.5的暴露-滞后-响应关系,评估了PM2.5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效益以及无机元素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并对PM2.5和无机元素健康风险的区域传输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2022年郑州市PM2.5的年均浓度为47.03±43.88μg/m3,超出国家年均二级标准限值的1.3倍。其中各国控站点PM2.5浓度均表现为冬高夏低的特征,日变化和小时变化分别表现为“U”型分布和双峰型分布特征。PM2.5与PM10、SO2、NO2和CO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特征比值法和特征雷达图结果表明,郑州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细颗粒物PM2.5污染,主要受二次生成和机动车排放影响。PM2.5与气压、相对湿度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与风速和温度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郑州市气团主要受西北长距离传输、东北中距离传输和局部传输影响,PM2.5的主要潜在源区为河南省内、山东的菏泽、济宁和聊城以及湖北荆门等地。PM10春季主要受外来传输的粗颗粒物贡献更加明显,其他季节的潜在源区与PM2.5有较好一致性。 DLNM模拟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物中PM10、SO2、NO2、O3和CO与气象参数相对湿度对PM2.5整体上呈现出正面的影响效应,风速和温度则对PM2.5呈负面影响效应,其中PM10和CO是影响PM2.5浓度的强相关因素。PM10、O3、CO浓度和气象参数改变而导致PM2.5浓度的变化在滞后0h时最为明显,而SO2和NO2对PM2.5的影响效应在滞后0h时明显弱于其他滞后时刻。累积效应中高PM10和O3浓度是促进PM2.5浓度增长的强相关因素,高风速和高温会抑制PM2.5的污染,而高相对湿度则会加剧PM2.5的污染。风速和温度对PM2.5的累积影响效应均呈现单峰型的变化趋势,相对湿度的变化则会引起PM2.5所受的累积影响效应近似线性增长。 2019-2021年郑州及周边城市(平顶山、新乡、洛阳、焦作、许昌和开封)PM2.5浓度、各个健康终端健康效应及其经济损失均大幅度下降,其中门诊健康效应人数最高,而避免早逝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最高。各地区中郑州和洛阳的健康总效应和经济效益最高。当年均PM2.5浓度达国家二级年均浓度限值(35μg/m3)时,2019-2021年郑州健康总效应分别为93016(42883,148357)、79428(36515,127386)和35386(16191,57092)人,健康总经济效益分别为254.37(85.72,396.37)、199.49(67.55,321.10)和94.18(31.71,155.90)亿元。 采暖季Al、Si、Fe和Ca等主要来自自然排放的元素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夏季。富集因子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无机元素采暖季主要来源有混合燃烧源、扬尘源、金属冶炼源、机动车排放源,夏季主要来源有机动车排放源、燃煤及垃圾焚烧源、金属冶炼源、扬尘源和工业燃烧源。采暖季健康风险明显超出夏季,Mn贡献了显著的非致癌风险。健康风险主要受河南省内局部传输、西部邻近城市的短距离传输和唐山沿海地区中距离传输贡献。

王乾恒

展开 >

大气PM2.5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来源解析

硕士

土木水利

姚森、杨书申、李国昊

2023

中原工学院

中文

X5